靠谱的滚球app下载_欧洲足球锦标赛-外围体育

图片
首页 > 代表工作 > 正文

陇南 代表视察灾后重建 重点关注民生问题

稿件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1-22 08:56:27

   陇南是5·12特大地震灾害中甘肃受灾最严重的地区。陇南的灾后恢复重建一直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省委、靠谱的滚球app下载:和全国人民的心。继2008年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李克强、周永康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入陇南视察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以来,200911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再次深入陇南视察指导灾后重建工作;6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深入陇南视察指导灾后重建工作。一年多来,陇南市委、市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省委、靠谱的滚球app下载:的正确领导和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国家和省上一系列政策规定,牢牢把握灾后重建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抓好灾后重建,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为了深入了解全市灾后重建进展情况,推动灾后重建工作科学有序开展,确保实现中央提出的原定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陇南市人大常委会于8月中下旬组织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对全市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视察。视察前,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及有关人员学习了代表法、防震减灾法、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条例的部分内容和省市关于灾后重建的有关政策规定及目标要求。视察分三个组进行,从819日开始历时10天,共组织58名省市人大代表,邀请部分县区人大代表参加,在市县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深入全市9县区54个乡镇,实地察看农村居民灾后重建点80个、城镇居民灾后重建点4个、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项目97个,走访群众193户,召开汇报会和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会18次、参加496人次,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市灾后重建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人大代表说:
  灾区群众灾后重建的坚定信心和决心让我们感到振奋
  
  宕昌县南河乡路固村是一个整村重建村。一年来,全村169户重建户全部盖起了砖混和砖木结构的新房,实施一池三改160户,机修梯田50亩,硬化街道2200米,建人饮工程1处,扶持50户养猪200头,扶持100户养羊400只,发展良种马铃薯300亩、中药材200亩、种植苜蓿350亩,推广太阳灶150台、农机具5台,成立了村级扶贫发展互助资金协会,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万元,群众入股6.1万元。目前,该村已发展成为以养猪、养羊为主的圈舍养殖专业村,实现了灾后重建与整村推进的有机结合。住进新居的75岁村民杨尕社拿出县上统一办理的灾后重建国家补助款存折,对来视察的代表说:“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这是我做梦都没想到的事情!党的重建政策好得很,吃饭、穿衣不用愁,儿子、媳妇都孝顺,乡村干部辛辛苦苦工作,帮助农民建起了新房。我们要牢记党的恩情,把生产搞好,把日子过得更好。”
  代表们从市政府的专项工作报告中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规划农村居民住房维修加固任务已全面完成;全市农村居民住房重建累计开工227799户,占规划户数的99.73%,已竣工167807户,占73.46%,在建59992户,占26.26%;全市11163户重建特困户帮建工作正在逐步开展。城镇居民住房灾后重建各县区都编制了实施方案,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大部分县区已启动实施。全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重建项目累计开工540项,占规划项目2334项的23.14%;深圳市直接实施援建项目19个,已全部开工建设。

  视察中代表们看到,全市各项重建工作正在如火如荼、有条不紊地开展,乡村和城镇都成了灾后重建的主战场和大工地。在武都区马街镇姜家山村、三河镇柏林寺村、文县中庙乡中坪村、康县寺台乡田坪村、成县黄陈镇苇子沟村、徽县江洛镇龙头村、西和县姜席镇姜尧村、礼县城关镇甘沟村、宕昌县新城子乡民福村、两当县显龙乡显龙村,在陇南市一中、武都深圳中学、武都八一中学、文县县医院、文县碧口中小学、康县中医院、宕昌县何家堡乡卫生院、礼县妇幼保健站、两当县显龙乡卫生院,代表们看到农村居民住房重建大多数已竣工,一座座、一排排新居拔地而起,整个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建设遍地开花,学校、医院成为最亮丽、最壮观的建筑。
  代表们目睹和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推进灾后重建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思想上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极大的鼓舞,更加坚定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支持市政府进一步加快灾后重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大家一致认为,在一年多的灾后重建工作中,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工作思路清晰,组织领导得力,工作措施到位,监督监管严格,方式方法灵活,总体进展基本顺利,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灾后重建给贫困地区的受灾群众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灾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村住房和医疗、卫生条件至少提前了二十年。灾区群众灾后重建的坚定信心、决心和灾后重建的成果让我们感到振奋。”市人大代表张和平在武都区灾后重建工作汇报会上的发言表达了全体人大代表的心声。
  
  人大代表提出:
  要认真落实好农村特困户的帮建工作,尽快启动实施城镇居民灾后重建工作,不拖全市和全省灾后重建工作的后腿


  特困户建房是农村灾后重建的难点。视察中代表们了解到,为了解决好特困户重建问题,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制定出台了《陇南市2009年农村特困群众灾后重建实施意见》和《陇南市市级领导干部市直各部门帮扶特困重建户实施方案》,将确定的11163户农村特困户的帮扶任务分解到各单位和各级领导,各县区也制定和落实了帮建工作实施方案。武都、宕昌、西和、礼县等县区的部分乡镇以一村或数村为单位,集中统一修建五保家园。徽县为特困重建户每户增加1万元的重建补助款,帮扶单位按户均不低于4000元的标准进行帮扶,确保特困重建户住房8月底前全面建成。两当县采取“部门扶、干部捐、村组集、亲邻帮、社会救”的方式,举全县之力解决特困户重建问题。代表们对这些成功做法感到满意。
  在实地视察中,代表们发现,农村特困户生活不宽裕,缺乏劳力,自有资金十分有限,虽有市县区各级部门的帮扶,但完成重建任务依然困难重重。代表们提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特困户重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帮扶方案,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建立领导干部和部门帮建工作责任制,定人员、定责任、定时限,与帮建特困户沟通协调,合理确定帮建方式,灵活掌握建房标准,科学使用补助资金,有效整合、募集重建资金,采取“调结构、控面积、降标准”等灵活多样的办法,降低建设成本,缓解资金压力,确重建特困户建房任务按期完成。
  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工作无疑是灾后重建的一块“硬骨头”。代表们了解到,由于县区实施方案编制及维修加固项目结构性鉴定、拆除房屋补充性鉴定工作滞后,城镇居民住房土地、产权隶属关系复杂,住户经济条件、重建意愿和态度差异大,拆迁难、异地重建征地费用落实难等因素影响,城镇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工作起步艰难、进度缓慢。除西和县600户重建户全部开工建设,宕昌县753户重建户开工300户,文县14692户重建户开工3292户以外,其他多数县区启动迟、进展慢,个别县甚至还没有开工建设。
  针对这种现状,代表们指出,城镇居民的灾后重建工作虽然情况复杂、难度大,但要尽快全面启动、积极推进、稳步开展。要认真执行实施方案,严格核定重建对象,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把城镇居民住房重建与城市改造结合起来、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与经济适用房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工作进度,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确保明年9月底全面完成城镇居民重建任务,决不能拖全市和全省灾后重建工作的后腿。


  人大代表认为:
  要正确处理好灾后重建与节约用地和发展生产的关系
  
  这次农村住房灾后重建既有就地重建,也有整村异地搬迁重建,又有跨乡镇集中安置,而且大都下山入川在川坝河谷区重建,势必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这对人均耕地本来就很少的陇南,造成了很大的土地压力。礼县滩坪乡刘山村两组92户原住在半山腰上,地震中山体严重裂缝,房屋倒塌受损严重,该村实施了整村搬迁异地重建。目前,92户村民全部在川坝建成新居,同时还整治河滩地1270亩,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基本条件。
  代表们认为,土地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在农村住房重建中,要立足长远,节约用地,妥善处理好灾后重建与保护耕地的关系,严格执行土地政策,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加快土地审查报批工作,坚决制止乱修乱建和乱占乱圈土地的违法行为,对农村民房重建中另辟新址、占用耕地的要做好原有宅基地恢复耕地的工作,同时要争取和实施一批土地整理项目,基本做到耕地占补平衡。
  在武都区马街镇感恩村、宕昌县南河乡寺卜寨村、文县尖山乡宋坝村、康县王坝乡鸡山坝村、成县店村镇张寨村、西和县长道镇大柳村、徽县城关镇和平村、礼县江口乡茨坝村、两当县西坡乡三道水村,代表们看到一排排崭新的房舍和良好的配套设施,俨然是一个个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代表们认为,要坚持灾后重建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相结合,这些集中重建点要加强村内管理,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切实解决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处理排放问题,自觉维护村庄整洁卫生;在实施各类项目时要切实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坚决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农村住房建起来后如何实现生产发展、农民增收,一直是代表们关心的问题。视察中,代表们了解到,部分异地整体搬迁的村民只解决了住宅用地,而生产用地还在原来的村,造成新的矛盾和问题。代表们认为,住房的建成仅仅是实现了“安居”,还要实现“乐业”。要坚持灾后重建与发展生产相结合,积极引导、帮助、扶持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生产,调整产业结构,走上富裕道路。特别是一些异地集中安置点要千方百计、力争就近解决好群众的生产用地问题,大力发展后续产业,使群众搬得进来、住得舒心、干得带劲,努力把每一个安置点建成民心工程、样板工程。
  
  人大代表建议:
  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项目进度,推动灾后重建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代表们通过与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了解到,群众建房普遍资金缺口大,重建国家补助资金还没有全部到位,重建户大多要求贷款,资金需求量非常大,但全市灾后重建贷款渠道单一,资金总量有限,导致一部分群众贷不到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重建进度。文县碧口片的村干部反映,高半山区的一些重建户由于交通不便,建材运输成本高,预期中的贷款又没有落实,导致重建工作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对此,代表们建议,要进一步做好向上的汇报、衔接和向下的监督检查工作,尽快将各类重建资金落实到项目建设单位或农户。市县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金融部门的沟通协调,继续向省上反映,抓紧建立贷款担保基金,力争尽快妥善解决好重建贷款问题。要加强农村重建资金和项目资金监管,严肃查处各类涉及重建资金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惩治贪污、挪用等违法行为,确保国家拨付的每一分钱都用于灾后重建,让全体受灾群众普遍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针对一些集中重建点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代表们建议,要把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民生工程结合起来,在供排水、供电、道路、能源、厕所等基础配套设施上整合资金,解决问题,保证受灾群众安逸入住,无后顾之忧。
  时节已为秋天,冬季马上来临。在走访一些一时不能住入新居的群众和一部分赴疆移民户时,代表们建议,各级政府要及早着手,安排好他们的生产生活,解决好他们的越冬问题,确保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御寒的安全住所。
  5·12地震灾后重建,国家和省上给了陇南大量的项目投资。实施好这些项目,是加快陇南灾后重建、解决好问题的根本。视察发现,由于项目数量多、任务重、前期费用紧缺、审批手续繁杂、审批周期长以及规划、设计、审批等技术力量缺乏等原因,大多数项目前期工作滞后,开工率低,建设进展缓慢,赶不上建设任务的需要。截至目前,全市审批各类恢复重建项目970项,仅占需要履行审批程序项目4301项的22.6%。针对这一问题,代表们建议,要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加强项目工作。要加强项目工作力量,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尽可能地加快设计进度,尽可能地简化工作程序,尽可能地实行集中评审,尽可能地灵活招投标;要加强沟通协调,积极落实建设用地,为项目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要有机整合项目,加快机关单位灾后重建步伐;要突出重点项目,着力实施好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的项目,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要加强项目管理,进一步提高项目质量;要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县以下学校、医院项目年底前全面建成。
  针对视察中了解到的一些因灾后重建引起的矛盾纠纷,特别是部分县的群众法制观念淡薄,存在“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现象而导致和越级案件增多的问题,代表们建议,要认真排查灾后重建中涉及土地征占、物资发放、资金分配等方面的矛盾纠纷,深入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做到早发现、早调处、早解决。要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认真调查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灾后重建方面的问题,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明确拒绝不合理要求,并依据有关重建政策规定做好解释工作,及时消除群众误解,力争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新的矛盾纠纷。要加强法制宣传和政策教育,不断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政策意识、感恩意识、灾后重建的主体意识和有贷必还的诚信意识,努力消除部分群众中存在的等靠要思想,进一步引导群众自力更生搞重建,积极配合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共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真正做到依法重建、科学重建、和谐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