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庆阳市西峰区人大代表李自金
稿件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1-22 08:56:41
尽责履职 一心为民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冉李村支部书记李自金,放弃在外每天几十元的高收入,毅然回村辛苦带领村民搞建设,2006年通过“公推公选”以绝对优势获得群众的拥护,当选为庆阳市西峰区第六届人大代表。当选以来,他始终以炽热的代表情怀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反映民意、传达民声,以实际行动履行了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
胸怀大局 条条建议有着落
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显胜实验寄宿学校二年级学生刘兴高兴地说:“现在在学校吃住真好,同学们住一起好热闹,晚上做作业还有老师指导检查,不像以前在家里住,有些题爸爸、妈妈不会就没办法了。”刘兴的父亲说:“以前,我总认为孩子这么小,离开父母无法生活,可是到寄宿制学校上学后的第一个周末的早晨,我和他妈在地里干活,他妈正准备回去给孩子穿衣服时,发现儿子居然衣帽整齐笑着向我们走来。看到我和他妈吃惊的样子,他炫耀说‘我连被子都叠好了’……”
显胜乡有完全小学8所,初级小学3所,教学点2所。学校分布过于分散,有的学校学生数额极少,学校教师1至5名不等,造成大多校舍闲置,有些教师同时带几个班、代几门课。校长难配、教师难管,学校无活力,高水平高质量教学更谈不上。同时,部分小学学生无上机电脑,微机教育是个空白,学生桌凳也破烂不堪。
如何让贫困学生普遍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让困难家庭孩子到条件较好的学校读书?怎样做才利于留守孩子的教育、利于学校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李自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2007年12月召开的西峰区六届二次人代会上,李自金与其他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创建显胜乡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的建议》。建议提出后,李自金多次找领导、跑单位,争取领导和项目单位的支持。终于,在李自金的呼吁下,创建显胜乡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的建议得到了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领导亲自组织在显胜乡召开了寄宿制学校建设现场办公会,决定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把显胜初中和显胜小学合并,撤并蒲河、毛寺等6所小学,建成一所九年一贯制实验寄宿学校,显胜初中为教学区,显胜小学为生活区,继续用显胜初中教学楼,拆除显胜小学破旧校舍建宿舍楼。
2008年仲夏时节,李自金顶着炎炎烈日和其他代表一起奔波在工地上,仔细视察施工现场,监督工程质量,询问工程进度,研究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按期竣工。
此时,当地极少数学生家长对寄宿制学校心存疑虑,认为孩子还小,离开家人怕挨饿受冷,孩子学习下滑不能及时发现等等。李自金主动耐心为他们讲解寄宿制学校的规划、修建和管理,并把现行学校与寄宿制学校教育管理进行比较,开导他们孩子离开家长更有利于锻炼其独立自主的能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政府投资177万元兴建的2100平方米砖混结构双面三层学生宿舍楼于当年投入使用时,家长都兴高采烈地送孩子到新学校。九年一贯制显胜实验寄宿学校实现了588名学生寄宿就读,使这些乡里娃享受上和城里娃同等的教育资源。有了显胜乡寄宿学校的成功示范,西峰区政府全面推开了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工作,并收到显著成效,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李自金说:“人大代表要当好选民的代言人,要提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建议。”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当人大代表3年来,在人代会上提建议6条,闭会期间提意见建议10多条,均被采纳落实。
情系百姓 新村美景入画来
“在这儿生活这么多年了,这几年的变化特别大。人大代表就是为人民着想。”显胜乡冉李村南头组村民李俊峰提起李自金,话匣子就打开了,他说:“我们老百姓盖房子没有计划,以前盖的院子东一家,西一家,你看看我们现在的房子,都快赶上城里人了,又整齐又漂亮。”
冉李村地理位置偏远,是从肖金镇分出来的。在肖金和显胜未分家之前,这里有“肖金穷只有显胜穷,显胜穷只有冉李穷”的说法。贫穷和分散居住使乡里乡亲互相之间难以照应,拉电、用水都是自己管自己,费用高不说,电网、管道维护起来也麻烦,村民们都盼望过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李自金说:“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代表关注的热点。”他意识到建好冉李村不仅可以富民一方,而且能激发周围群众共建新农村的积极性。想到就干,他三番五次跑相关部门,争取把冉李村列为新农村示范点。在跑土地复垦项目时,土管局认为冉李村坟庄杂乱,工程量过大,迟迟不肯表态。李自金上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动员大家都参与,填废弃庄基34处。相关部门看出了他的决心,区上将冉李村作为区级新农村示范点,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帮助建设,同时积极向上为冉李村争取到省投500万元的土地复垦项目。2008年,冉李村被确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目前已经将1/3的居民安置在村部周围,并在村部左前方建了敬老院。
李自金认为:“我们不仅要‘输血’,更要懂得‘造血’,要不多大的家业都会坐吃山空。盖新房,建广场,都是外在的,最主要的是让群众有来钱的路子。”他决定充分利用显胜乡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村民富起来。于是,他多次跑林果局、农牧局请来技术人员为村民培训种植养殖技术,苦口婆心地劝村民发展苹果和养殖业。在他和李俊峰的带动下,冉李村2009年新栽果树1100亩,累计栽植328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还成立了陇庆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养殖小区2个,发展养猪大户70户。
现在的冉李村,85%的农户通上了自来水,通信率达到90%,通电率达到100%;昔日尘土飞扬的主干路、破旧的平房土墙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绿树掩映下的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和一排排统一崭新的院落。以平洼地垫建的14亩大的村民文化广场上有戏台、小花坛、篮球场、锻炼器材,周围还有6盏太阳能路灯。每当夜幕降临,在一起拉家常的老年人、边做针线边聊天的妇女、打篮球的年轻人,还有围着运动器材玩耍的孩子在文化广场形成了一幅“农家处处有欢乐”的画面。村民李小波说:“为了新农村建设,李代表看设计,监施工,跑电力局、自来水公司、交通局等相关单位,村民们不知道他跑烂了多少双鞋,但都知道这些变化是李代表、李支书的功劳。最近李代表正争取爱卫会为村民提供设备建造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建成以后,我们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用上冲水式厕所了。”
依法以理 促进平安建和谐
虽已年过半百,但李自金有空就拿起《宪法》、《代表法》、《民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书籍学习。他说:“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当好代表,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人大代表不仅要学法、懂法,而且还要带头宣传法律、执行法律。调解民间纠纷是基层人大代表应尽的义务。”
李自金对家庭琐事、邻里纠纷从不推脱,即使是半夜,他也会赶去化解矛盾。一天夜里,有人敲着门喊:“李支书!李代表!”李自金急忙穿上衣服去开门,一看是村里两妯娌。“他们兄弟俩打起来了。”两妯娌不约而同地说。李自金一边跑一边询问事情的起因。原来两兄弟说家务说崩了,弟弟打了哥哥一拳,哥哥气愤不过回击弟弟一拳,两人便厮打起来,妯娌俩费尽全力也拉不开,便求救于李代表。
“住手!”李自金一声喊,两兄弟乖乖地停手了,只见哥哥鼻子流着血。李自金说:“哥哥话说得不对,但弟弟也不能打哥哥呀!还不赶快端凉水止血!”弟弟极不情愿地端来一盆水,李自金一边用毛巾擦着哥哥脸上的血一边说:“你这当哥哥的主持家务不公道,难怪弟弟动手。”他又回过头来对弟弟说:“哥哥虽然不对,但你动手打人也不对,打哥哥就更不对了。你有没有想过一旦失手造成伤害、死亡是要负法律责任的?更何况父母不在长兄为父,哥哥帮你成家立业容易吗?做人要有良心啊!”
李自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喻之以法。在他的耐心劝说下,弟弟终于向哥哥认错,哥哥也不好意思地说:“是哥哥不对,哥哥太自私了。”处理完这件纠纷已经凌晨3点多了,李自金回家时,弟兄俩硬是一起把他送回了家,一路上三人谈笑风生。
提起这事,李自金深有感触地说:“村民之间发生纠纷,他来找你只求主持公道,只要你依法以理主持公道就会平息事端,也会提高你的威望;否则,一推一拖就可能将民事纠纷转化为刑事治安案件,而你以后也将失去说话的威力,就更谈不上工作力度了。”
针对村民地界纠纷多的现状,他发动群众在地界上栽了黄花菜,杜绝了此类纠纷的再发生。正因为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冉李村几年来无一起刑事治安案件,而且村风民风良好,李自金为创建“平安冉李”“和谐冉李” 做出了积极贡献。
你要让李代表说说他的成绩,他会说:“没啥说的,没啥说的。”但是,选民的心中、冉李的变化、冉李村委会会议室的奖牌记载着这个实干家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