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跃在乡村的代表小组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08:58:29
——临泽县鸭暖乡人大开展代表小组活动侧记
□ 本报通讯员 任欣
“通往村里的公路修好了!你们可以开车到我们村收购西瓜啦。”5月的一天清晨,甘肃省临泽县鸭暖乡暖泉村瓜农魏友文在微微晨曦下,匆匆将满满一车熟透的西瓜送到集镇部分蔬菜瓜果点出售,并向来往的果菜批发商报告这一喜讯。
梦想成真,暖泉村人心中涌起一股感激之情:多亏人大代表小组多方奔走呼吁,引起县、乡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很快修好了这条通村要道。
如今,在鸭暖乡,人大代表小组活跃在乡村的每个角落,履行着“人民代表为人民”的神圣职责。
创新载体:代表小组走上前台
“代表代表,散会就了。”“开会兴奋几天,回家无所作为。”这曾是人们对基层人大代表的印象和评价。人大代表角色不鲜明、人大代表的作用特别是闭会期间的作用发挥不充分,曾是一时的普遍现象。
2007年,根据代表法和中央9号文件精神,在临泽县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遵循“便于组织,便于活动”的原则,鸭暖乡人大将全乡57名市、县、乡人大代表划分为4个代表活动小组,让代表小组走上前台,积极开展代表小组活动,激发代表的履职热情,逐步实现规范化建设,努力将代表小组凝聚成团结有力、奋发有为的议政集体,建设成活跃基层、群众欢迎的履职团队。
构建阵地:代表小组活力无限
人大代表履行职责、发挥应有作用,需要进一步提升素质、强化履职责任感,同时,还要创建宽敞的舞台,为他们提供发挥潜能的阵地。为此,鸭暖乡人大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扎实抓培训,提高代表素质和履职能力。定期邀请临泽县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专家授课,开阔代表的视野,增强代表的履职意识,提高代表的议事能力。
强化代表角色,在参与中增强履职能力。明确要求各小组代表按时参加小组活动,听取政府经济运行情况的报告和重要情况通报,围绕“三个一”、“五个好”履职情况进行汇报交流;坚持邀请代表参加机关单位工作评议,开展工作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
淡化领导角色,强化代表的神圣职责。各级领导干部代表以普通代表身份带头参加小组活动,杜绝了代表活动中领导干部代表“缺位”现象,小组活动参与率大幅提高。
“阵地归属,制度约束;组长召集,培训提高;领导影响,典型示范;活动吸引,实效激励”,这是鸭暖乡人大增强代表小组凝聚力、发挥代表作用的新思路、新途径。
彰显作用:代表小组为民奔忙
人大代表来源于民,扎根于民,情系于民,服务于民。鸭暖乡人大组织代表小组开展系列活动,彰显了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提升了人大代表的信誉和形象,为人大工作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活力和源泉。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工作机制改“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近年来,鸭暖乡人大组织部分县、乡人大代表,先后对乡属机关单位和站所室进行工作评议,将不合格单位通报其主管部门,要求限期整改,进一步强化了各单位部门的服务意识。
第一代表小组采取参观现场、组织座谈、个别约见等形式,积极履行监督职责,推动有关部门投资100多万元,对鸭支渠一斗渠首进行修建,解决了小鸭村1-3社“灌水难”的问题。部分县人大代表提出的“对新型经济组织进行资金扶持,使其规范运行”和“乡镇人大经费列入财政扶持”等议案,均得到重视和落实。
第二代表小组协调督促交通管理部门采取应对措施,依法在各中小学路口喷绘斑马线,树立交通标识,保证学生上学放学通行安全。
第四代表小组锲而不舍,几次提出“加大设施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和“加强设施农业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等建议,已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正在加快协调解决。
近两年来,鸭暖乡4个代表小组共提出建议15件,为当地群众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