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委员建议:加强医保监管引医卫人才下乡
稿件来源:兰州晨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09:00:08
基本药物国家专卖真正降低价格
全国人大代表、省卫生厅副厅长郭玉芬针对药价虚高、以药养医的问题做了系统调研。她认为目前药品价格还没有真正降到合理的水平,基本药物流通环节过多是问题的根源。要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现行制度,彻底切断药品流通环节的“灰色”利益链,就必须把国家基本药物纳入国家专卖品,由政府实行专卖并进行有效控制。基本药物实行“专卖制度”后,可由国家统一制定基药目录、基药价格、基药计划,政府指定一定数量有实力的国有大型药品生产企业分配基本药物的任务和数量,国家可直接给这些定点企业给予补偿、提供优惠政策,从而真正减少基本药品的流通环节,使基本药品价格真正合理,真正减轻老百姓用药负担。
改革机制高薪吸引医卫人才下乡
群众看病难的另一方面反映出,基层卫生院人员的总量不足和素质不高,在许多乡镇卫生院,可胜任医疗卫生服务的人员严重短缺,医疗设备不能充分发挥效能。在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合格的医疗卫生人才更为短缺,仍有部分乡镇卫生院无执业医师。“目前基层医卫工作最大难点之一就是‘缺人’。”郭玉芬感慨道。
针对上述问题,郭玉芬准备好了《关于建立中西部基层卫生人才使用长效机制的建议》,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应用公共财政奠定基层卫生人才使用长效机制的基础;界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能,科学配置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人力资源;针对基层卫生人员生活条件艰苦的现状,建立由公共财政支付,提高其生活待遇的使用机制,大幅度提高基层卫生人才工资待遇,使得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机构工作的人员工资待遇不低于、甚至高于县级卫生机构同类工作人员的平均水平,对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卫生机构服务的本科学历人员,其年薪待遇不应低于8万元……
开源节流加强基本医保第三方监管
针对基层群众看病贵的问题,毕红珍代表建议,能否用“开源节流”的办法来进行抑制。“开源”就是做大做强医疗保险制度,逐年提高医疗保险的封顶线,一是加大政府投入,逐年提高企业和个人医疗保险的缴纳标准,二是以商业保险接续基本医疗保险体系。“节流”就是加强医疗保险的第三方监管,建立医疗保险基金的监管机制,杜绝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问题。
刘大江认为,医疗行业不能只盯着治病,还要在疾病防治上加大投入。他建议,可对大病干预的医疗保障模式向前推进,加强对多发病常见病干预的财政补助,在基层医院对未曾因大病住院报销的患者进行免费体检,从中筛选出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且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进行及时的干预和治疗,阻断其向大病进展的可能。
培育人才省部共建甘肃中医学院
人才资源短缺也是欧洲足球锦标赛:医疗卫生领域改革面临的问题之一。原省属高校兰州医学院整体并入兰州大学后,欧洲足球锦标赛:成为全国唯一没有省属西医本科院校的省份,造成全省高级医疗卫生人才匮乏甚至断档。按照欧洲足球锦标赛:目前的卫生技术人员情况,若要满足深化医改任务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还需培养卫生技术人员8万-10万人,即从2010年到2020年10年期间,每年的卫生人才需求约在1万人以上。但是,目前欧洲足球锦标赛:境内的医学类院校每年可培养医学和医学相关类毕业生3500人左右,且主要为专科以下学历层次,医学后备补充力量远远不足。
为解决急需的高水平医疗卫生人才缺乏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栗震亚准备好了《关于将甘肃中医学院增列为省部共建高校的提案》,建议将这所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2万余名合格的中医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院校纳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从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科研条件等方面进行扶持,同时,他还请求国家有关部委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基础条件建设方面给予倾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