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一种让“争论”有序进行的体制机制
稿件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1-21 19:55:04
蔡永飞在2009年第20期《同舟共进》撰文认为,在要求知识分子解决好“为谁服务”问题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不争论”主张:即在思想理论上、政治上谁是谁非先不要讨论,先要看行为、看行为的结果,首先着力解决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邓小平强调实践检验真理、“摸着石头过河”,否认先知先觉、一贯正确。他强调:如果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就是说,人民是不是认同和支持这个政权,关键是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蔡永飞说,许多人认为,邓小平的“不争论”是一种智慧。的确,对知识分子或其他社会成员的各种各样的意见、认识甚至政策主张,均以“正确”和“错误”区分,是不符合实际的。仅就社会政策而言,在许多情况下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利益不同,如果能让不同利益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相互“说服”并得到兼顾,才有利于多数人利益的实现。事实上,“不争论”应当是针对特定社会发展阶段而言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逐步探索建立一种让“争论”有序进行的体制机制,让各种不同的意见、诉求在和谐博弈的基础上达成妥协的体制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