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诚信是社会民主的前提
稿件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1-21 19:56:40
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多个地方召开水价听证会,听证会上怪事百出,舆论直批政府无诚信。而对于指控,各地政府既不接纳,也不驳斥,完全一种与己无关、置若罔闻、听之任之的态度。(见
诚信,只是一个道德问题,不伤人,不犯法。但民众都说你“不诚信”,这实际上就成了很严重的“口诛笔伐”、道德指控了,最终的结果是:朋友不跟你玩了,做生意的人不找你做生意了……
事实上,对于那些守法公民来说,道德指控甚至比司法指控还重要:检察官指控你犯罪了,只要你自身清白,你大可以泰然处之,让律师帮你洗脱罪名。但如果有人说你“不诚信”,它没有审判、辩护的程序,指控马上就生效了,产生社会影响了。所以对于道德上的指控,每个人都倾向于立即辩白,要别人拿出证据,否则不依不饶。
现在,媒体公开指责“听证会造假”,断言“政府无诚信”,却没有政府出来喊冤,出来自我辩白,或者接受批评并公开道歉。
对于政府无诚信,有人批评它有害于“社会民主”,这实在是上升到了一个本来没有的高度。说穿了,它是一个道德问题。但道德决非“无物”:对于政府来说,它是一个基础,制约着治理的效力、稳定和效率。所谓法治、民主,都有道德伦理之基础。就中国传统政治而言,道德也是核心问题,儒家强调从政者先有修身、齐家的功夫,再有治国平天下的资格。诚信既是私德,也是公德,政府必须讲诚信,否则就拿不到治理的资格。
这些年,各地政府都在大力倡导诚信,忙着建立诚信制度。也许是各地政府已经看到,不讲诚信会影响经济发展。但如果政府自己无诚信,如何能够劝服民众和企业讲诚信?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了。如果你装模作样,你的治理对象也会装模作样,所谓社会诚信如何建立起来?
中国人最讲面子,而道德是世界上一切政府的面子,不讲不行。祖先讲,外国人讲,如果我们现在决定不讲了,这怎么也说不过去。
回到诚信与“社会民主”之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建立起某种联系。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