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人大机关的自身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
稿件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1-21 19:58:04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作为地方权力机关的人大常委会,要把人大机关的自身建设,特别是学风、文风和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
一要树立学风,内强素质,在自我提高上有突破
从人大常委会领导到各办事机构负责人和一般职工,都要积极参与学习,做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表率。主要加强四个方面的学习:政治理论方面:要重点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要学习好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解决问题,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防止形而上学和片面性,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和创造性。法律法规方面:要注重学习《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选举法》、《监督法》等规范人大依法履行职责的相关法律,掌握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要重点学习人代会议、常委会议和主任会议的议事规则、程序,以及行使职权的方式,掌握人大工作的特点和方式方法,做到知法、懂法和依法办事,争做人大工作的行家里手。业务工作方面:各级领导干部既要学习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业务,又要学习领导艺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办公室文秘人员要精通公文写作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自动化办公;司助人员要经常学习交通法规,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驾驶技能。此外,还要广泛涉猎哲学、经济、历史、文学等社会知识,广泛汲取各类精神食粮,拓宽知识面,开阔新视野。在学习中,要坚持学以致用,注重实效。机关干部要结合调研、视察、审议等监督工作,把学习成果体现在办文、办会和对人大理论的实践、研究与探讨上;工勤人员要结合自身工作岗位特点,把学习成果体现在提高个人素质、提升服务水平上,增强工作的能动性和规范性。
二要转变文风,提高效能,在办文办会上有创新
人大机关要切实强化三种意识,以精简朴实的文风、求真务实的会风,建设一个效能型机关。一是强化服务意识,精心当好参谋。机关工作人员要加强与省市人大和区委、区政府、区政协及其办公室的工作联系;主动衔接上级人大的工作计划,准确掌握区委决策意图,及时了解区政府的安排部署;做到未雨绸缪、超前谋划,说话说到点子上,做事做到关键处。对于人大常委会年初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机关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各负其责,各职其事,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工作落实。文秘人员要加强与党政机关文秘工作的学习交流,经常沟通情况,互通有无,注重积累和收集信息,相互搞好支持和配合。二是强化精品意识,精心撰写文稿。起草文稿要树立精品意识,做到用最明确的形式反映最真实的情况,用最简短的篇幅容纳最丰富的内容,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道理。要严格公文运转程序,确保公文运行规范有序、高效无误。凡是委室起草的材料,都必须经过分管主任把关后,方可提交主任会议、委员会议,印发前办公室按有关文件格式规范处理。三是强化精细意识,精心组织会议。重点围绕人代会、党组会、常委会、主任会做好服务,在每次会议召开之前,要从会议方案、议题确定、材料准备、会议纪律、车辆安排和会后督查等各个环节,认真搞好组织协调,严格会议程序,确保会前部署周密细致,会中服务万无一失,会后落实及时到位。
三要改进作风,外树形象,在机关面貌上有提升
一个单位公务行为的文明规范、办公环境的整洁程度、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是体现本单位对外形象的三个具体方面。一是公务行为要文明规范。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全体工作人员都要严格遵守机关的学习、工作、管理等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严肃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尽职守岗,急事快办,做到公务行为文明规范,心情舒畅,保质保量地完成组织和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公务活动要讲普通话,接待来客要热情礼貌。要坚持首问责任制,处置问题要及时,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发生。二是机关环境要整洁有序。每一名干部职工都要有“主人翁”思想,把单位当自家,有损人大形象的话坚决不说,危害人大利益的事坚决不做,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厉行节约,勤俭为公,爱惜公共财产,节水、节电、节能。要坚决摒弃乱泼乱倒、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皮等不良习惯,保持机关楼内院落和办公室的整洁卫生。三是精神面貌要积极向上。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是维护职工健康、丰富业余生活、满足精神需求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学习型机关、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塑造良好精神面貌的有形抓手。要充分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职工文体活动,推广工间操,提倡眼保健,开展羽毛球、乒乓球、象棋比赛等,培养职工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 (作者系西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