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创造条件让网络批评监督政府
稿件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1-21 19:58:45
2009年7月,江苏省常州市一名网友在网上发帖责骂该市环保局局长不作为,必须引咎辞职。今年3月,常州市环保局通过网络发帖,对这名网友发动“人肉搜索”。
时下,在一些官员眼中,网络批评无异于洪水猛兽:青年王帅通过网络批评其老家政府违法征地,遭到灵宝市网警的跨省追捕;内蒙古男子吴保全因为网上发帖批评政府违法征地,被两次“跨省追捕”等案例足以说明这一事实。
但尽管如此,网络爆发出的强大舆论力量也终于成为“躲猫猫”、“70码”的谎言终结者,“临时性强奸”、“钓鱼执法”的真相揭幕者;也让“抽天价烟”的房管局长、质问记者“替谁说话”的规划局长无处藏匿他们的言行。
当然,目前网络上有些信息是鱼龙混杂、真伪难辨,也有些信息是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的。但无论如何,它的批评效果已经让人们无法忽视,让政府也开始空前重视——许多官员开始试着接近网络,沟通民意,寻求一种官民融合。
常州市环保局奖励网络批评者的做法就为政府应对网络批评带了个好头:他们没有漠视、压制和打击网络批评者,而是通过“人肉搜索”找到了网友“认真”,并为其送上了2000元“网络监督奖”。
常州市环保局奖励网络批评者的做法也为政府应对网络批评提供了一个思路:政府在应对网络批评时不压制、不回避,既能解决存在的问题,又能得到好的社会效果。如果一味地漠视、压制和打击网络批评者,不仅无法息事宁人,相反会使问题愈来愈复杂。与其堵,不如疏;与其置若罔闻,不如附耳倾听;与其压制打击,不如积极沟通,寻求解决之道。
套用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的话,希望各级政府在“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的同时,再创造条件让网络批评、监督政府。如果有了好的让网络批评、监督政府的环境,“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也就有了更加便捷的平台。(作者系北京某媒体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