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时评】降低干部代表比例还需制度补台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1 20:10:51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两升一降”的要求,即基层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代表比例要上升,农民工代表人数要较大幅度增加,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
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中官员多一直广受诟病,有评论批评指出,人代会就是“官代会”。此次全国人大自1954年以来第一次明确提出降低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值得期待。
但是,能否真正实现“两升一降”的选举目的还是一个未知数。这些年来,每次换届选举之前,各级人大都就如何保证代表结构的合理性,提高非党、妇女、基层代表比例提出过明确具体的要求,可是从选举结果来看,总是不尽如人意。据报道,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一线工人和基层农民代表大幅增加。其中,一线工人代表比上届增加了一倍以上,基层农民代表比上届增加了七成以上”。但到底一线工人和基层农民代表所占比例有多少,增了多少人,却未有详尽报道。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一线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代表数额并不乐观。
当然,要真正达到“两升一降”的目标也并非难事。“怕就怕认真二字”,只要深刻领会上级精神,扎扎实实抓好落实,难事并不难。
一是进一步规范“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的概念,防止“被代表”的问题。要纠正通行的一些县市和乡镇领导作为基层“农民”、董事长经理作为“工人”、事业单位领导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统计的积弊,进一步厘清“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的概念,防止基层官员李代桃僵,“工人”、“农民”、“专业人员”被“官员”所代表的现象。
二是严格把握法律关口,严防“被选举”的问题。按照法律规定,代表以选举结果为准,一些想当代表的官员规避党政团体推荐的渠道,以十人联名的方式推荐为正式代表候选人,因为官员的知名度、政治资源相对于普通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有欧洲足球锦标赛优势,往往容易当选。因此,要严格把住关口,严防这种“曲线”达到当选代表目的的“被选举”行为。
三是严格纪律,防止“工作需要”的问题。对官员代表要约法三章,严肃纪律,不能以“工作需要”、履职能力强等原因挤占基层代表名额。对规避法律所谓正当当选的代表或通过不正当途径当选的代表要责令其辞去代表职务。
只有认识到位,把关严格,纪律严明,才能让官场代表比例真正降下来,把基层一线工人代表、农民代表比例升上去。否则,降低官员代表比例只能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