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人大常委会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综述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8:15:25
以整改实效回应代表和群众期盼
—省人大常委会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综述
出台《公众参与制定地方性法规办法》,让公众欧洲足球锦标赛地参与立法过程,充分表达立法意愿;
省市县三级人大联动开展执法检查,促使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逐步解决;
推进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为8万多名人大代表搭建起密切联系群众的新平台;
转作风,提效能,机关会议同比减少8%,发文数量同比减少10%,“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6.9%;
建设“四型”机关,实现干部“一专多能”,“素质提升年”活动巩固和深化了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
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一项项措施的落实,充分彰显了省人大常委会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直面问题的勇气和抓好整改落实的决心。
自2013年7月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及机关按照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即知即改、全面整改及专项整治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四风”问题,扎实开展了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各项整改任务顺利推进,成效显著。
靠实整改责任 层层落实夯基础
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是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省人大常委会坚持和运用好这一重要方法,画好路线图、下达任务书、制定时间表、列出责任单,既带头示范,又统筹推进,确保了整改落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及机关共征求到意见建议423条,经归纳梳理为10大类85条,涉及常委会依法履职、机关自身建设、严肃会风会纪、人大工作联系、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常委会党组先后5次召开扩大会议,对征求到的意见和查摆出的问题剖析根源,寻找解决的办法和措施,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
整改落实方案是解决问题、完善体制机制的“路线图”,是群众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是否取得实效的“对照表”。常委会各位领导高度重视,根据任务分工,对各自负责的整改任务,坚持从自身做起,从具体事情改起,与责任部门领导共同研究,制定并落实切实可行的措施。同时,机关党组按照省委和常委会党组的部署要求,把开展“素质提升年”活动作为整改落实的重要抓手,与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弘扬焦裕禄精神相结合,与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提升机关服务保障水平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整改方案,靠实整改任务,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整改的生动格局。
1月6日,《甘肃日报》、甘肃人大网同时刊发了《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方案》。方案按照“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分工负责,坚持求真务实,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对10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结合分工逐一落实到分管领导和责任单位,确定了完成时限,这是省人大常委会向社会作出的公开承诺。自我加压,让社会监督,省人大常委会的整改落实工作自开始即靠实了责任,夯实了基础,各项整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突出重点工作 依法履职顺民意
省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欧洲足球锦标赛: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工作机关和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代表机关,肩负着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神圣使命,肩负着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人事任免的重要职责。因此,立法、监督、调研及代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理所当然地成为整改落实的首要任务。
如何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创制性立法较少的问题怎样突破?采取什么措施解决法规草案审议走形式和把关不严?带着这些问题,省人大常委会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公众参与制定地方性法规办法》的出台,拓宽了公众参与立法渠道;积极开展创制性立法,制定了全国首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地方性法规——《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回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立法规划,提前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规;充分运用立法后评估这一提高立法质量的有效途径,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进行评估。
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审议意见一转了之、后续督办不力和调查研究不深入、成效不明显等问题,更是作为转作风、识民情、增实效的关键环节被一项项攻克:《审议意见督办办法》的出台,让审议意见的及时转交和跟踪督办有了时间表、责任人,制度约束,使审议意见在促进法律法规落实人大及“一府两院”工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省市县三级人大联动执法检查方式,推动了扶贫开发、义务教育、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未成年人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专题调研工作则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针对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安全屏障等重大课题进行的调研,取得了一批高质量、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得到了省委的肯定。今年,对深化改革中人大所承担的任务、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现代服务业等选题的专题调研正在以上下联动的方式有序展开。
代表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的群众基础和依法履行职责的工作基础。针对代表服务工作不到位,联系代表不够密切的问题,省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为各级人大代表搭建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新途径和服务群众的新平台,即将与新华社甘肃分社协作开通的“甘肃人大代表”手机客户端,更是为四级人大、8万多名人大代表搭建了一个全新的服务、沟通和履职平台;在兰州、金昌和白银等地开展的“人大代表之家”试点工作,为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实施意见》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两联系”制度,拓宽了联系代表的渠道。同时,代表履职培训工作得到加强,去年,155名新当选的基层一线省人大代表和13名在甘全国人大代表接受了初任培训。今年,86个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参加了全国人大举办的学习班、116名省人大代表参加了本年度第一期培训。年内,还将举办两期代表学习培训班,完成300名代表的培训计划。
聚焦“四风”问题 建章立制重治本
“隆重而不奢华、节俭而不简单”,是2014年1月召开的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给代表们留下的深刻印象。六项十八条关于改进会风的具体措施,让参会人员感觉到这次人代会“很清新”。
会风连着作风,作风折射党风。省人大常委会对照“四风”问题,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整改落实,一项一项整改、一个一个突破。精简会议和文件简报立竿见影,截至2013年底,机关会议同比减少8%,发文数量同比减少10%,简报数量同比减少24%;以建立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非正常上访情况处置小组,切实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机关作风,去年以来,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056人次;常委会领导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双十条”规定,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三公消费”动真格,公款拜年、送礼和互相吃请、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行为令行禁止,公务接待做到了既务实俭朴又热情周到。同时,加强公车配置和管理,公务用车实行编制、价格、排气量“三控”,清理出4辆超标车上交有关部门处理,对越野车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使用;清理超标办公用房,腾退调整办公用房49间;加强“三公”经费支出管控,同比下降16.9%。通过专项整治,“四风”问题得到明显遏制,机关自身建设水平得到提升。
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只有建章立制,把“笼子”扎得更紧密,用制度管住干部的行为,用机制规范权力的运行,良好作风才能长久保持,也才能克服改作风一阵风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省人大常委会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反对“四风”、巩固作风建设成果的根本保障。从落实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促进机关协调运转和改进文风会风等多方面入手,制定了《机关党组议事规则》、《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能的办法》和《精简和规范文件简报的规定》等规章制度。同时,修订完善了机关财务、车辆管理、新闻宣传、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的管理规章。在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阶段,常委会及机关共制定和修订规章制度42项。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推动机关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围绕机关建设 提升素质固成果
今年2月,一项以增强五种素质、强化五种意识、提高五种能力,建设“四型”机关和实现干部“一专多能”为目标的“素质提升年”活动,在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正式启动,这是省人大常委会巩固和深化整改落实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
打铁需得自身硬。省人大常委会把人大干部素质提升作为整改落实的重要方面,作为机关建设的治本之策来抓,使整改落实与素质提升相结合,与省级文明单位创建相结合,与机关作风建设相结合,在工作中提高干部素质,以干部素质提高促进机关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在“素质提升年”活动中,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采取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业务竞赛与政策推动相结合的办法,帮助干部提高能力、增长才干。活动将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弘扬焦裕禄精神贯穿全过程,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主题讲座、每月进行一次业务技能培训、选派干部到全国人大、研究部门、知名高校学习深造,到县(区)挂职、到乡村任职锻炼,到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着力增强干部“五种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理论素质、法律素质、业务素质),强化“五种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形象意识),提高“五种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办文办会能力、工作执行能力、服务保障能力)。活动启动以来,机关各部门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农委以“接地气、看农情、提素质”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组织干部深入农业生产一线,知农事,长见识,察民情,改作风;代工委创新工作思路,全力推进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履职尽责和双联行动等重点工作的落实;研究室通过“三分钟无主题发言”、“三个一”读书、“一带一”互学互助和参观见学四项活动,力争让大家都能成为“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的优秀干部。
与此同时,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机关双联行动、效能风暴行动等工作的积极推行,也始终以贯彻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树立良好形象为重点,从机关工作的多个层面为巩固整改落实成果“添砖加瓦”。
教育实践活动收尾不收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省人大常委会下一步将坚持思想不松劲,工作不停顿,标准不降低,力度不减弱,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各项工作,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以扎实的整改成效回应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