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宁:“一站式”监督使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稿件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1-22 12:34:12
“乡镇卫生院门诊和住院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两倍,药品价格平均下调16%,下调医疗收费20余项,新农合累计报销医药费2321万元……”这是甘肃省静宁县卫生局负责人向该县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报告全县卫生工作整改的成效。
去年以来,静宁县人大常委会把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通过调研、审议、检查等方式,使县乡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有了较大提升。
调研 在一线获取素材
“冷了乡镇卫生院、火了个体诊所、挤了县级医院。”2008年3月,静宁县人大常委会根据群众对全县卫生工作方面存在问题反响较大、意见较多的实际,由2名副主任带队,抽组市县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有关委(室)和卫生局负责人组成三个调查小组,先后深入到部分机关单位、县乡医院、私人诊所,采取现场察看、座谈等方式,对全县医疗机构在软、硬件建设及医德医风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共查阅各种文书资料836份,发放问卷调查515份,走访干部群众、医务人员、患者家属达千余人,征集到群众意见建议13类536条。
为了准确掌握实情,调研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与当事人逐一核对事实,并扮成患者对个别医院进行了非常规调查。为了切中要害,点明问题,调查报告也是三易其稿。此次调研活动以其参与代表多、调查范围广、研究问题细、材料内容实创该县人大常委会近年来首次。
审议 药虽苦却能治病
审议中,调查组的报告以无可雄辩的事实震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员。常委会组成人员本着“开大处方治大病”的原则,踊跃发言,直指症结,指出全县卫生工作方面存在主管部门职责不到位、医疗单位功能弱化、器械管理混乱、药品价格虚高、医德医风严重下滑等问题。随后反馈在审议意见中,分析问题原因5点、提出意见建议6条,并向县政府提出了限期整改的要求。
检查 不看过程看结果
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在调研和审议中,以提问题准确,建议操作性强的特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
几个月过去了,整改工作效果如何?静宁县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都十分关心。于是,在9月下旬至10月底,由该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监察局、物价局和卫生局负责人组成检查组,历时一月,又先后深入12个乡镇政府及卫生院、部分县直单位和县医院、中医院等6个城区医疗单位,对县乡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分别报告主任会议和常委会会议。
回访 人大监督无终点
为了进一步了解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2009年3至4月份,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对去年一年来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组织开展了“回头看”活动,一年内两次审议关于县乡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被作为重点进行了回访督查。据检查组反映,“百日整顿”活动以来,各医疗单位修订完善各类规章制度20多项300余条,主管部门制定了《乡镇卫生院人员管理办法》、《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引进优秀大学生18名,考录大中专学生27名,部分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得到较大改善。
“静宁县人大常委会不开没有结果的会议,不搞形式上的监督。只要群众认为工作没有做好,人大就要跟踪监督到底。”这是静宁县新一届人大常委会成立以来的一条新规定。正是这条规定,使该县人大常委会在近两年的监督工作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