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台县人大常委会调查全县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情况
稿件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1-22 12:38:17
为困难家庭撑起一片天
自从每个月都有了低保救助金后,甘肃省灵台县百里乡古城村的郭根虎就再也不为家里日常的生活开销发愁了。
政府精心构建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
“我县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灵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亚锋说,根据调查,近年来,我县按照“党政领导,民政主管,乡镇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城乡低保工作机制,坚持“三个见面”、审核审批“三级评议公示”、档案管理实行“一表一证一册一袋”的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分类施保,差额补助,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的工作要求,严把调查摸底、对象审核、民主评议、三级公示等关键环节,使城乡低保制度真正成为覆盖广大城乡困难群众,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
根据灵台县人大常委会的调查,截至2008年3月,全县农村低保共保障8128户21300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0.89%。连续三次提高人均月补差,落实县级配套资金150万元,共发放保障金1192.8万元,农村特困群众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城镇低保共保障1120户2618人,占城镇总人口的14.36%,全年共发放保障金278.6万元。起补贴标准由人均43元提高到58元,发放临时补贴157.8万元。发放取暖补助费11.6万元,有效解决了城乡低保户的生活困难,促进了社会和谐。
农民群众有了活命钱
灵台县百里乡古城村年近60岁的郭根虎长期以来饱受生活的煎熬。老伴因疾病导致半身不遂,常年卧床,郭根虎一人要料理家里的十多亩耕地,还要照顾小孙子的生活。尽管儿子与儿媳在外打工挣钱补贴家用,但是家里的所有开销全靠儿子打工的一年收入,仍然十分艰苦。因此,郭根虎时常被家里的开销折磨着,为无法筹措到必需的生活费而发愁。
可是就在几年前,郭根虎一家拿到了农村低保救助金,现在每月每人有了五十多元钱,这让郭根虎的生活轻松了一点。与郭根虎一样,灵台县有21300名农村困难群众都拿到了“活命钱”。百里乡新集村村民王振喜患脑溢血后偏瘫,年过七旬的母亲常年卧病在床,儿子在兰州上大学,全家就靠年过半百的妻子务农艰辛地维持着,一家人生活十分艰难。在了解到王振喜的情况后,县乡政府部门及时为他办理了农村低保,发放了医疗救助款和孩子上大学的5000元助学贷款。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调查,灵台县在建立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时,从阳光运行机制着手,坚持与保障对象、邻居、村社组织的三个见面,实行县、乡、村“三级公示、三级审批”等工作机制。同时,把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结合,五保户、低保户、优抚对象医疗救助和贫困户重大疾病救助相结合,各级政府筹资和社会捐助相结合,“事前救助”与“事后救助”相结合,得到了群众的称赞。
“一办法、一意见”保障下岗职工有饭吃
在供销系统工作了近30年的魏建军下岗后,面对没有工作的妻子和马上要参加高考的女儿,感到了生活的无奈。困难之际,灵台县民政部门把他们全家纳入了城市低保范围。同时,还帮助魏建军在临街找到了一个卖早点的门面,靠这个门面的收入,魏建军基本上维持了家庭的生活。
根据灵台县人大常委会的调查显示,2006年以来,灵台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灵台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和《推进“阳光低保”制度建设的意见》。灵台县城一位受益居民说:“这一个办法、一个意见,真正地温暖了城镇困难家庭群众的心。”
据了解,灵台县在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中,以规范化管理为突破口、资金投入为保障、“全覆盖”为目标,做到分类施保和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把低保标准提高了10%,实现了连续3年提高30%的目标。保障对象总数由754户1665人增加到2008年的1120户2618人,占城镇总人口的14.36%。
常委会建议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增强低保户自救能力
灵台县人大常委会调查发现,全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提高低保水平。为此,县人大常委会建议乡镇和街道办、民政等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好低保对象的核实和摸底工作,积极探索研究,制定科学细致的家庭统一收入测算办法,全面摸清城乡贫困人口和困难人口的底子,准确掌握低保对象,在省、市补助资金达不到应保尽保要求的情况下,力争按照贫困人口数分配低保指标,努力解决低保对象乡镇之间、村社之间、户与户之间家庭收入测算口径不统一的问题。
灵台县人大常委会建议,民政部门在目前要适当增加南部山区困难乡镇低保人数,逐步提高保障比例。各乡镇也要将保障资金向经济条件差、困难面比较大的村、社倾斜。县、乡政府要努力做好低保扩面提标工作,尤其是要把扩面作为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加大争取省、市补助资的力度,积极落实配套资金,切实提高保障水平。
为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加强日常管理工作,灵台县人大常委会建议,要全面公开低保政策,公开咨询投诉电话,落实“阳光低保”制度和低保对象“三榜公示”制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增强低保工作透明度,确保低保工作公开、公正、公平运作;要严肃低保工作纪律,严格执行低保政策,杜绝人情保、关系保;要严把低保对象入口关,进一步严格规范保障范围,细化收入核算办法,规范审查、审批程序,切实落实动态管理制度,及时对低保对象进行重新审核,依据家庭收入变化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保障金有升有降,既不漏保,也不错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应保尽保”。
为增强低保户自救能力,灵台县人大常委会建议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调相关部门共同为落实低保制度创造条件;财政部门要继续做好低保资金的预算落实,加强资金管理与监督;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帮助低保人员开展劳动自救,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乡镇、街道、社区都要坚持政策扶持和教育引导相结合,教育有劳动力和发展能力的低保户克服依赖政府救济的心理,树立发展信心,依靠自己的辛勤努力自主创业,摆脱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