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监督情系三农
稿件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1-22 12:39:49
民乐县全面落实惠农政策促农增收
近年来,甘肃省民乐县人大常委会把民生问题作为监督工作重点,紧紧围绕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依法行使监督职权,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2008年12月,民乐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要“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2009年3月召开的县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对各项重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听取审议县政府专项工作报告。
2009年4月初,民乐县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全县开展“落实惠农政策,促进农村发展”为主题的专题调研活动,由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分别带队深入全县各乡镇、村组和县直涉农单位,访民情、听民声,先后召开各种座谈会12场,发放调查问卷250多份,走访农户和基层人大代表150多人,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形成了内容详实、数据可靠、问题准确、分析透彻、对策切合实际的调研报告,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该报告先后被确定为县委中心学习组会议和全县学习实践活动调研成果交流会议的重点交流材料进行了交流学习。
会议还指出了在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各项惠农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的发放不规范;能繁母猪补贴政策落实不到位;农村低保的动态管理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享受补贴的农机具价格比较高,农民受益不多。
针对存在的问题,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纷纷建言——
“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惠农资金管理发放机制”;
“要继续加大惠农资金监管力度”;
“要进一步完善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制度,强化对农民负担的规范和监督管理”;
“要健全完善动态管理、进退有序的农村低保运行管理机制”;
“要认真落实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对补贴政策、补贴办法和受益对象全面公开,严格按照规范和操作程序,将补贴资金直接、及时、全额发放给农户”;
“要全面推行财政惠农补贴‘一册明、一折统’,严格执行‘五到户’、‘六不准’,进一步提高工作透明度,确保各项惠农资金公开、公正、及时、足额发放到户到人”;
“要积极探索农机补贴发放方式,从源头上解决补贴农机具价格过高的问题,使农户从农机具补贴中得到欧洲足球锦标赛实惠”;
……
针对县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审议意见,列席会议的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当即表态:县政府将召集有关部门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整改落实。会后,县政府办公室及时下发通知,对县人大常委会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进行分解立项,明确了各项任务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推行财政惠农补贴“一册明、一折统”发放管理改革,制定了《财政惠农补贴“一册明、一折统”发放工作实施方案》,开设特设专账,建立了全县农户信息档案、各类强农惠农资金及信息台帐,填发《惠农财政补贴明白册》11.2万册,发放财政惠农补贴存折56438本,初步建立了各项财政惠农补贴资金“财政-银行-个人”的发放模式。
——健全完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农民负担监测制度、涉农收费公示制度、涉农负担案件责任追究制度等4项制度,严格执行农民负担重点监控制度,先后对惠农政策落实较差、群众反映强烈的8个乡镇、村组和涉农部门实施重点监管,对农民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跟踪检查和重点督办。
——制定了《惠农补贴资金发放管理制度》,规范资金发放,加强资金管理。
至目前,全县已发放粮食直补864.8万元、农资综合补贴3019万元、退耕还林补助2398万元、农村低保及五保户供养金1156.7万元、能繁母猪补贴576.33万元、农户家电补贴206万元、大型农机具补贴575万元、义务教育各类费用2223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1225.94万元。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增强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