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的滚球app下载_欧洲足球锦标赛-外围体育

图片

成县:组织人大代表视察灾后重建

稿件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1-22 12:40:16

20091212日,甘肃省成县人大常委会组织26名省、市人大代表,由常委会主任段志俊带领,深入城关、红川、店村、抛沙、小川等5个乡镇的7个村,就灾后重建和入住情况进行视察。


  随着重建工作接近尾声,灾区村容户貌焕然一新


  人大代表在视察中了解到,截至20091115日,全县18873户农村住房重建户中,已竣工的有18213户,占重建总户数的96.5%;全县35143户维修户已全部完成维修任务。
  店村镇新村是个山川交错的大村子,辖7个村民小组4751964人。“5·12”地震造成该村244732间房屋倒塌,231785间房屋受损,受灾面100%。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村298户重建户已全部竣工,入住274户,还有24户正在进行后续工程,到2009年底可全部入住。在地震废墟上建起的新农村,如今呈现出崭新的城镇化景象。
  人大代表在该村看到,8米宽的水泥街道纵贯南北,沿街道两旁是一幢幢整齐亮丽的新房,有平房也有楼房,水、电、通讯、有线电视全通到了户里,村民们都用上了沼气、太阳灶。在临街的粉白色墙壁上,错落有致地陈列着60多块图文并茂的彩色展板,内容涉及政策法令、五个一工程、科普知识、安全知识、村规民约、人文教育等。
  特困户任彦强对人大代表说:虽然地震毁坏了我们的家园,但党和政府帮助我们建起了新农村。如今,我们农民也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这大恩大德,我们永世忘不了!”  


  党员和两委干部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重建过程中扶危助困蔚成风气


  视察中,人大代表感触最深的是中华民族扶危助困的传统美德在灾后重建中得到升华,并蔚成风气。
  红川镇韩庄村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一直以民风淳厚著称。“5·12”地震中,全村275户人家的997间住房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倒塌及形成危房的就有183户。在灾后重建中,党员干部和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对灾后重建实行包社包户责任制,一对一帮建,千方百计帮助灾后重建户联系建筑工程队、建材物资,为重建户解决建筑用砖、水泥、钢材等急需物资。同时党支部还决定,每个党员给特困户帮工35个,在建筑进度上要保证特困户走在前面。
  由于党员、干部身体力行,村里的7户特困重建户在全村第一批提前竣工。红川镇党委、政府及时向全镇推广了韩庄村的做法和经验,收到了典型效果。目前,全镇68户特困户的重建房均早于一般重建户提前竣工。


  把群众意愿和重建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了重建进程,保证了重建质量


  人大代表在视察中了解到,成县农村的灾后重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的原则,在由村级两委成员、村民代表、重建户代表组成的质量监督小组监督下,由农户进行自建,不搞一刀切。在重建过程中,坚持一事一议制度,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在规划设计、户型选择、宅基地调整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上,让群众充分发表意见,把群众意愿和灾后重建的整体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有效地加快了重建过程,保证了重建质量。
  抛沙镇转湾村堡子社是陇南市500个特殊党费帮建点之一。该社共占地60亩,涉及114478人。在重建中,村两委班子按照群众意愿,将114户受灾群众重建模式定为在原址集中重建。本着尊重民俗、方便群众、因地制宜、安全适用的原则,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广泛吸纳意见建议。在规划设计上充分体现民意、民智,继续沿用堡子社原来三街九巷的模式,保持旧址原有风貌。全社共规划5米宽主街道3条,3米宽小巷道9条。建房按照两防(防地震、防地质灾害)的要求,每户修建了3间或4间砖混结构房屋,并配套厨房、圈舍等设施。村民们高兴地说,全社114户重建房已全部竣工,道路、排水沟、护坡等附属建筑也即将全面完成。目前,已有104户入住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