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的滚球app下载_欧洲足球锦标赛-外围体育

图片

宁县:一份审议监督意见书促进全县道路交通状况大改观

稿件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1-22 12:40:39

20095月开始,甘肃省宁县人大常委会利用6个月时间,对宁县交通工作进行专项审议监督,促使全县道路交通状况有了较大改观。
  2009723日,宁县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全县交通工作进行了专项审议。审议认为,全县交通事业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公路建设上仍然存在对有关道路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宣传抓得不够;个别公路、乡村沙石路规划设计不尽合理科学,为乡村新修沙石路提供指导、帮助、服务不够;公路建设速度相对缓慢,个别工程验收把关不严;个别县乡公路失养失管,部分乡村公路超限超载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新修的公路没有及时设置路牌路标,安全隐患多;黑车管理缺失,非营运车辆有从事营运的现象等问题。根据审议意见,宁县人大常委会向县政府发出了审议监督意见书,要求县政府在认真查摆的基础上,切实整改存在的问题。
  宁县人民政府立即召开局务会议传达监督意见书的内容,反复讨论研究整改对策,制定整改方案,扎实进行了整改。
  针对道路法律法规宣传不够的问题,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开展了道路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共出动宣传车辆112辆次,刷写宣传标语132条幅,张贴发放布告133份。还借助县电视台开设的《聚焦农村公路建设》栏目,重点宣传了《公路法》、《路政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了人们的爱路护路和维护路产路权意识。
  针对个别乡村公路规划设计不尽合理科学的问题,县政府按照打通断头路、构建联网路、提升骨干路的总体思路,以塬塬相连、川川相通,县乡畅通、乡村通达,县内联网、县外通联为目标,修正和完善了《宁县交通道路建设规划》,编制了《宁县农村公路建设十二五规划》和《宁县南北两川道路建设规划》,充分考虑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小城镇建设、扶贫开发、农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确保规划设计一次到位。全县公路规划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九纵三环网状结构,为全县经济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针对公路建设速度缓慢,个别工程质量不高的问题,县政府按照早谋划、早安排、早实施、早完成的工作思路,在省市正式计划未下达前,按计划草案制定实施方案,进行招投标,提早开工建设。在工程管理上,严格实行一包一定工作责任制(领导包项目、职工定岗位)。成立项目办,由科级干部任项目办主任,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责任到岗、任务到人。严把工程质量、设备质量、材料使用和工程验收四个关口,确保工程质量。成立巡回督查组,坚持每周对重点建设工程进行一次现场督查,全面掌握工程进度和质量。同时,由县委督查组牵头,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领队,定期不定期对重点工程进行现场督查,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现场办公,及时解决,确保了2009年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是历年来油路建设项目最多、里程最长、分布最密集的一年。
  针对个别农村公路失养失管,超限超载,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县政府按照建养结合、抓主保重、安全通畅的原则,认真落实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集中开展了以整路肩、补坑槽、清边沟、修水毁为主要内容的春秋两季集中养护活动,组织群众进行全面整修,清理路障,疏通边沟,铲除杂草,培整路肩,路容路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农村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编印了《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施工指导手册》,规范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提高养护质量和水平。为了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路产路权等领域的管理,成立了路政管理执法大队,制定了专干专管、各方配合、齐抓共管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公路环境综合治理和交通秩序整顿月活动,重点整治乡村公路超限超载,重点路段路标路牌缺失,公路红线内乱建乱造,路肩水沟乱堆乱放、阻塞交通,存在安全隐患等难点问题,路政执法管理逐步规范。
  针对黑车、非营运车辆管理松懈的问题,宁县交通局协同县运管局开展了以客运市场为重点的打黑车,除隐患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了拉网式安全整治排查,严厉打击黑车、非营运车辆的非法营运和营运车辆的违章经营、串线经营、超载超速等,查隐患、抓整改、促安全。加强运输市场监管,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责任体系,规范客运车辆进出站管理,确保了交通运输市场的有序、畅通。
  200911月,宁县人大常委会组成检查组,对全县交通工作的整改情况进行了一次回头看1230日,检查组对宁县交通局落实人大常委会审议监督意见书情况作出总体评价:宁县人民政府对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意见十分重视,安排具体,措施得力,整改扎实,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在近日召开的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通报整改情况后,宁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宁县交通工作的整改工作表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