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的滚球app下载_欧洲足球锦标赛-外围体育

图片

秦州:监督方式新组合收获颇丰

稿件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1-22 12:41:56

跟踪监督 多向监督 定向监督 定点监督


2009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在顾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贪小求实,精确把握监督工作的侧重点、着力点和切入点,注重把实践中常用的监督方式灵活组合,凝聚合力促监督效果最大化,监督工作收获颇丰。全年共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4个,对5部法律法规进行了执法检查,作出决定决议9项、审议意见9项,组织开展代表视察8次,发挥出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的作用。


  跟踪监督 上下联动紧盯灾后重建


  2008“5·12”特大地震,给秦州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53亿元。为了从灾难中汲取经验教训,该区人大常委会趁热打铁,于20095月对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进行执法检查,重点就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紧急救援、震后救灾与恢复重建等工作进行调研。执法检查组梳理分析了抗震设防监督管理相对滞后、地震监测及应急能力比较薄弱、部分法律条款落实还不到位等3个重点问题后,提出加强防震减灾基础性工作、切实抓好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建议,从源头上督促该区政府增强防患意识和应急能力。
  该区人大常委会针对灾后重建任务重、涉及面广、时间紧、项目多、类别杂、资金量大、工程质量监管难度大的实际,在跟踪督办好人大常委会《防震减灾法》审议意见的同时,于20097月份组成调研组,深入9个村、7所学校,实地察看整村搬迁、零散户重建和学校教学楼建设情况,调研了解灾后重建总体规划落实、资金安全运行、在建项目进度及建筑质量、配套工程建设情况。该区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灾后恢复重建专项工作报告时,抓住重建工作资金缺口依然较大、进度不平衡、建设手续办理复杂等问题,要求该区政府加大项目整合力度,加强重建项目管理,加快重建进度,妥善解决重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面完成好这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秦州区长远发展的民生保障工程。
  除对灾后重建工作隔三差五进行调研审议、执法检查外,该区人大常委会还组织代表进行密集视察:2009102327名省、市、区人大代表视察该区灾后重建、保障性住房建设;1211,省、市人大代表一行20人于省、市人代会前视察了该区灾后重建等工作。与之相应,该区84个代表小组也将监督灾后重建工程作为活动主要内容。据统计,2009年,该区239名六届人大代表、16个乡镇选举产生的908名乡镇人大代表均以多种形式参与灾后重建工作,成为共克时艰、推动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一双双无处不在、持续跟踪监督灾后重建工程的眼睛


  多向监督 凝聚合力促城乡统筹发展


  截至2008年底,秦州区农村人口占全区人口的65.54%2008年农业总产值却只占全区生产总值的12.96%。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该区人大常委会围绕这一科学发展难题,多角度选择监督议题,探索一次常委会会议审深议透一个发展难题的做法,凝聚监督工作合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0099月,《关于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和《关于〈义务教育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报告》同时走进该区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会场,前者偏重当前,重点关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规模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挥等5个方面;后者关注长远,紧扣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这一深层次问题。
  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抓住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开发项目建成后管护较差、自筹资金落实较难等问题,要求该区政府抓住国家大力扶持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历史机遇,围绕农业现代化长远目标,进一步扶持主导特色产业,规范发展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坚决防止出现龙头企业只简单地买断农民的产品而造成的龙头企业与农民两张皮现象,监督、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真正做到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针对城乡教育差距明显、义务教育经费编制和管理使用机制不够健全、教师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常委会组成人员要求强化政府责任,建立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增强全区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接纳能力,切实保障教育公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该区政府高度重视审议意见,为天水昌盛公司等龙头企业减轻有偿资金债务负担375万元,规划建设了天水镇咀头村蔬菜基地,累计培训项目区农民1540人次;实行城区学校教师与农村学校教师对口交流,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城区就学总数6136人,全面务实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定向监督 直击物业管理热点问题


  近年来,随着秦州区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建住宅小区数量猛增,但物业管理状况参差不齐,收费与服务之间经常扯皮,老旧小区居民自律式管理问题较多,居民经常借助媒体的关注和呼吁,解决供暖不热、渗漏不止、排污管道堵塞等闹心问题。
  在20091月召开的该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小区物业管理、改造老旧小区供暖设施,成为代表们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的焦点话题。该区人大常委会将2009年的监督议题与代表建议、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相对接,把听取和审议《物业管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作为突破口,于20093月进行了调研审议。
  据调查,秦州区368处住宅区只有77处由物业公司或企业物业处管理,这些小区大部分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亟待建立物业管理和服务规约。该区共有物业管理企业34家,只有14%的从业人员具有物业管理岗位证书。几乎所有的物管企业都难以做到自负盈亏,导致物业公司重收费、轻服务、责权不明晰。
  该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中,要求该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物业服务工作的认识;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分工,增强整体合力;完善竞争机制,进一步加强对物管企业的规范整顿;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对老旧住宅小区的整治改造力度;规范专项维修基金的收缴和管理工作,确保资金安全。
  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区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建议,针对物业管理牵扯面广、情况复杂、综合性强的特点,以企业服务业主、政府服务企业的工作理念,将工作重心由重监督向重服务转移,工作着力点向社区转移,确立了以物业管理办公室牵头,街道办事处、社区、房管所、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共同参与、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指导帮助老旧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11家,引进了宝鸡和兰州两家物业企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拉网式清理、摸底、排查、造册、登记工作,制作了《秦州区物业管理动态示意图》,新增《物业服务企业积分记录》,将物业企业的服务质量、自身建设、收费公示等项目以积分加减形式记录,定期在行业内通报,并将积分情况与企业年度评审、等级晋升挂钩,增强了对物业企业的动态监管。
  此外,该区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还听取和审议了全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督促政府在三城联创中重视老旧小区配套设施滞后问题,拓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重点项目进度,优化城市发展和居住环境。


  定点监督 力促法院破解执行难


  2009年,该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集中时间深入一个单位展开多层次监督的做法,于811组织19名常委会组成人员、4名区人大代表深入该区人民法院,旁听了一起刑事案件和一起民商事案件的庭审,并督办了区人大常委会信访室批转的5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
  该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表示,这次上门监督基本了解了区人民法院从审理、判决到执行的全过程,这种集中时间深入一个单位开展多层次的监督尚属首次。区人大常委会要在保障司法独立的基础上,坚持完善这一做法,司法监督的社会效果就会比较理想。
  该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杨虎林还进一步强调,执行难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涉诉信访最为集中的问题,希望法院想方设法克服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等实际困难,引导全体执行人员摈弃埋怨、畏难、等待等情绪,全力开展清理积案活动,把取得的成绩和效果以适当方式向区人大代表通报。
  秦州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该区人民法院院长赵世和向区人大代表报告:院领导直接指挥、执行庭全力以赴、其他庭通力配合,不遗余力清理积案,使40件有可供执行财产的积案和68件重点执行积案按期执结。他还向代表承诺:“2010年要抓执行,重攻坚,实现案件零积压,做到与党政部门、基层组织、新闻媒体、法院上下四联动,让打赢官司的当事人及时实现其权益,使逃避债务的当事人受到应有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