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的滚球app下载_欧洲足球锦标赛-外围体育

图片

一个字的效应-平凉市人大常委会检查《甘肃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纪实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网-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13:05:04

    一个字的变化,究竟能带来多大的效应?甘肃省平凉市人大常委会给我们给出了答案。
  2012年4月中旬,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甘肃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时,要求各市、州就条例贯彻执行情况进行自查。为了深入扎实地做好自查工作,进一步推动全市抗震设防工作,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变“自查”为“检查”,这看似一个字的小变化,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大效应。  
  
  改一字 “自查”变“检查”


  “《甘肃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的执法检查,并未列入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但我们觉得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的这次检查很重要,也很及时,市人大常委会也就开展了执法检查。”3月26日,在平凉市、区两级汇报座谈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张乔英介绍了变“自查”为“检查”的初衷。
  张乔英说,平凉市地处六盘山地震带中部,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七县(区)均属于地震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是一个潜在的地震危险区,并且有许多能源矿山企业,做好地震安评及抗震设防工作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决定借省人大常委会检查的东风,在全市开展一次执法检查,力求发现一些问题,解决一些问题,督促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进一步做好抗震设防工作,为全市转型跨越、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表面看,只是一个字的变化,然而这一字之变却增加了许多工作量。在谈及一字之小变带来的工作之大变时,平凉市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与民侨工委主任于启昌娓娓道来。他说,搞自查,按以往的惯例,给各县(区)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办公室发个通知,让他们先进行自查,然后上报书面报告,我们根据这些资料掌握情况后研究形成自查报告,上报省人大常委会就行。可是要开展执法检查,就复杂多了。要研究提出工作方案,确定检查的重点内容、方式方法、时间和步骤;要到县(区)和相关市直部门现场查看;要在县(区)和市直分别召开座谈会;要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交市政府办理落实,还要督查反馈落实情况等等。而这每一项工作中还有许多细小的工作要做,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就多得多。
   “科教文卫与民侨工委的这一字之变,是我们探索新时期人大工作新方式、新途径的有益尝试,也是市人大常委会历来注重形成省、市、县三级人大监督合力的体现。”平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景山对此给予了肯定。他认为,这样做,既可以保持上下级人大之间工作步调的一致性,增强工作合力,又可以借此契机促进本市的工作,可以达到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将省人大常委会要求的自查变为检查的一字之变,让华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邵海荣起初感到有点意外,但仔细一想这是好事。他说,这样一来,我们县级人大常委会也能借此督促推动县上的工作,就等于我们也搞了一次执法检查。华亭县煤矿生产企业较多,且有些是国家、省级直属企业,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有难度,因此,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这次执法检查,对我们来说十分必要,也非常及时。  


  定方案 明确检查方向


  接到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通知后,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及时下发自查通知,要求各县(区)及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省上要求认真开展自查,及时上报情况。同时,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在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之前,开展一次执法检查。
  为了有效开展执法检查,平凉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和市地震局商讨了工作方案,共同对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的内容逐项进行了研究,把每项内容细化为若干项具体工作和问题,在给县(区)下发的通知中一一列出,为市人大常委会的检查和县(区)自查明确了方向。
  根据平凉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方案要求,市发改、住建、规划、教育等部门就有关问题专题向常委会提供书面材料。同时,对照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内容,市人大常委会设计了12种调查表,内容包括条例的学习宣传、工作制度建立、重大工程地震安评、一般工程设防确认、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各类工程除险加固、校安工程、医疗机构灾后重建工程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填报单位涉及地震、住建、教育、卫生、文化、水务、交通等7个相关部门。
  “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对照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的要求,逐项研究细化,下发了精心制定的调查表,力求全面、准确、详尽地掌握情况,这为我们后来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的高质量检查报告打下了基础。”在后来总结这次检查工作时,于启昌说。
  参与执法检查的市地震局局长杨小平在5月31日检查结束后召开的工作总结会上表示,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涉及地震、发改、规划、住建四个职能部门。通过这次检查,我们一次性摸清了从2008年以来市发改委审批(核准、备案)的593项建设工程,市住建局办理施工许可证的595项建设工程,以及市规划局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173项建设工程的基本情况,不但全面掌握了情况,也为我们工作开展找到了抓手,这都得益于市人大常委会在制定检查工作方案时的细致周密。


  严检查 县区部门逐个过


  “这次执法检查与以往不同之处,除了把省人大常委会要求的自查变为执法检查外,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对7个县(区)以及涉及县(区)的地震、发改、住建、规划4个部门挨个进行检查,这在以往还是比较少的。”平凉市人大常委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往我们只是在7县(区)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其余的县(区)采取自查的方式进行。
  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靳建荣说,执法检查前,我们从市地震局了解到,我市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处于地震危险区;抗震设防工作主要是防御性工作,时间长了有关部门就会有松懈思想;部分县(区)工矿企业较多,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大;涉及地震安评的一些部门思想认识不清,工作合力不强,地震安评和抗震设防措施落实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基于这些原因,我们认为这次执法检查要搞扎实、见实效,就要改变检查方式,要对7个县(区)和相关部门逐一进行检查,过一遍“筛子”。最终,常委会领导采纳了我们的建议。
  事实确实如此,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平凉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不但对全市7个县(区)全部进行了检查,而且每到一个县(区),都要到一些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校安工程、医疗卫生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的现场,实地检查地震安评和抗震设防措施落实情况,对负有监管职责的县(区)地震、发改、住建、规划部门,逐一查阅相关工作制度和项目管理资料,听取部门的情况介绍。同时,在县(区)和市直分别召开了座谈会,除听取各级政府及部门的汇报外,重点对如何解决检查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收集了许多好的意见建议,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强化了各级政府的防震减灾意识,为基层开展工作提供了指导。
  执法检查过程中,检查组针对一些县规划局和住建局未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部门工作监管流程,个别县住建局将抗震设防要求监管流程置于施工图纸审查之后等不符合规定的现象和不够规范的行为,要求当地政府予以现场纠正,并就发现的其他问题向市政府提出了改进建议。
  一名县住建局的工作人员说:“检查组现场要求我们纠正了工作中一些不够规范的地方,这对我们今后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揭问题 据实直言不回避


  平凉市人大常委会的这次执法检查,由于前期工作扎实细致,检查时掌握了大量的客观事实,形成的执法检查报告对存在的问题直言不讳。
  于启昌说,执法检查时我们发现,基层对抗震设防工作普遍存在松懈思想;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社会知晓面和认知度还不高;干部群众的防震意识不强;个别县(区)认为此项工作只是地震部门的事,相关部门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
  根据执法检查了解,全市地震安评管理工作机制不够健全,有的县(区)对条例的贯彻执行流于形式,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抗震设防监管措施落实不够到位,普遍存在重城镇、轻农村的现象,农村公用设施和民房整体抗震能力不高,一些项目先设计后设防、先施工后安评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交通、水利、电力、能源化工等行业重大工程的监管还未全覆盖。
  执法检查发现,地震部门执法力量薄弱,个别县地震部门只有3到4名工作人员,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受资金和技术制约,区域活断层探测等震害防御基础工作整体滞后。
  于启昌说,对这些问题,在检查报告中我们都进行了反映,毫不遮掩,对个别工作情况不理想的县,我们还在报告中点了名。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符合实际,科学可行的建议,要求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在思想上要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在行动上要切实做好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增强相关部门的执法合力,努力把抗震设防要求落实到建设工程立项、选址、设计、施工、验收的各个环节,全面提高城乡各类建筑的抗震设防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平凉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转送市政府办公室之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平凉市地震局局长杨小平笑着说:“出于推动部门工作的‘私心’来说,我们还担心人大的检查报告中对有些问题会回避,或者会笼统地一笔带过,但当我们看到转送来的报告时才知道,这样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抓落实 跟踪督查不放松


  平凉市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报告转发后,得到了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4月15日,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平凉检查时,平凉市政府分管领导在谈及市人大常委会已经在此之前开展了检查时,高兴地说,从这次市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情况来看,全市在地震安评和抗震设防工作中还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有些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这无疑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平凉市发改、住建、规划等部门的负责人也表示,通过此次执法检查,暴露出了在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中的一些不足和不够规范的地方,今后,我们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整改。
  据了解,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5·12”地震后,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制定完善了相关制度,将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并且每年初都要与各县(区)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全市震害防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市、县(区)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整改工作已经全面开始。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市政府办公室制定下发了《关于全面贯彻甘肃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
  平凉市地震局在检查结束后,要求各县(区)地震部门根据检查的情况认真整改有关问题,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在今年“5·12”地震纪念日期间,市、县(区)地震部门积极开展宣传活动,走上街头集中宣传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并在市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和平凉门户网站首页开辟了“5·12”防震减灾专题,有力地扩大了宣传覆盖面。组织全市1614所学校、幼儿园,开展了应急避险(疏散)演练等活动,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抗震设防意识。
   5月16日,市地震局还邀请专家在市委党校春季班上作了题为“强化防震减灾意识,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专题讲座,对160名学员进行了防震减灾知识培训,各县(区)地震局也利用各种平台,先后举办专题讲座10场次,培训各级党政干部1328人。同时,市地震局还计划组织对全市地震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专业知识考试,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杨小平说,截至目前,泾川、崇信两县根据检查的要求,研究出台了将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的管理办法。庄浪、静宁两县也正在加紧制定当中。
  于启昌表示,虽然这次执法检查并未列入市人大常委会的年度工作计划中,但人大开展执法检查不搞则罢,搞了就要跟踪到底,督查落实。我们会持续监督政府及职能部门的整改落实情况,并及时通过适当方式予以公布反馈。
  张乔英说,我们常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而言,在遵循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对工作方式进行创新,是推动人大工作不断进步的关键所在。改变以往对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检查只自查不检查,改变以往检查、调研对县(区)和部门随机抽样进行的做法挨个过一遍,对我们来说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但后来的结果证明,我们这么做是值得的。人大监督工作要想得实效,就必须在工作中有付出,不光是时间、精力、体力的付出,欧洲足球锦标赛的应该是我们对工作的深入思考、精心谋划、因事施策,这种脑力的付出更大。只有我们认认真真地想、踏踏实实地干,把成效实实在在地摆在人们面前,才能消除少数群众“人大监督是走过场”的错误认识。人大尊严的维护,人大权威的树立,人大形象的彰显,都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去说明,而不是用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