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的滚球app下载_欧洲足球锦标赛-外围体育

图片

平凉市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纪实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网-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13:11:49

          吹响引领群众迈向共同富裕的“冲锋号”


   



 平凉市人大机关召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培训会


    地处崆峒山下、泾河之滨的甘肃省平凉市,位于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东端的交通要塞,自古以来以陇上旱码头著称。这里交通便利,资源富集,是甘肃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蕴藏着强大的发展后劲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平凉市人大常委会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倡导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要求,按照平凉市委的统一部署,全力引导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引领示范作用,奏响了助力农村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科学发展的时代最强音。


  人大代表都是优秀分子,凡事要先人一步,在双联行动中更应该积极参与进来


  2月23日上午,平凉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召开后,平凉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就在当天下午召开了动员会议,成立了领导小组,印发了实施方案,对常委会机关开展“双联”行动作出了安排部署。
  实施方案中指出,平凉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全体干部和全市参与双联行动的人大代表,要把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作为带头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具体实践,作为服务发展大局、实现依法履职、提高人大工作水平的具体实践,作为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关注民本民生的具体实践,作为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代表素质、锤炼干部队伍的具体实践,认真学习领会省、市委动员会议精神,切实统一思想,积极投身到这一行动中来,把开展这项活动与做好人大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带头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解决群众困难,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平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景山在动员讲话中指出,人大机关开展双联行动,是落实省、市委重大战略部署、夯实跨越发展基础的重要载体,是充分发挥人大职能、全面提升人大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是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生动实践,机关全体干部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入贯彻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在新一轮的扶贫攻坚实践中磨练意志、净化品质,在帮助贫困乡村发展中锤炼本领、提高能力,切实改进和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转,更好地为常委会依法履职提供服务。
  赵景山还指出,人大代表都是优秀分子,凡事要先人一步,在双联行动中更应该积极参与进来。参与双联行动的人大代表,要立足联系村的村情实际,结合联系户群众的发展愿望,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入户走访深入群众、运用政策引导群众、拿出真心贴近群众、解决困难帮助群众、强化班子服务群众和树立典型激励群众,把人大代表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出来,把省、市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4月初,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通知下发后,平凉市人大常委会立即召开党组会议、主任扩大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制定印发了《关于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倡导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通知》,对全市“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作出了安排部署。
  通知要求,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要积极响应省人大常委会的倡议,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广泛的政治优势,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群众,全面开展调研了解民情,积极收集信息反映民意,大力宣传政策化解民忧,主动开展帮扶解决民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通知还明确了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五个原则。全员参与的原则,就是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认真做好活动的宣传发动、安排部署、协调推进和调度落实工作,组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尽力而为的原则,就是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应当紧贴同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和战略思路,围绕双联行动的六项任务,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尽力而为地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就近方便的原则,就是在组织开展活动时与代表小组开展活动结合起来,以选区、选举单位为单位组织代表就近参与活动,便于代表更好地开展工作。力求实效的原则,就是积极引导人大代表多做一些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实惠。长期参与的原则,就是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建立保证活动深入开展的长效工作机制;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根据统一安排,做好长期参与的打算,在帮贫扶困的具体实践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通过倡议引导和宣传动员,平凉市各级人大代表参与“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至目前,全市6880名各级人大代表,有4669名参与了双联行动或落实了相应的帮扶措施,占代表总数的67.9%。暂时还未参与的一些代表,大都通过不同渠道表示帮扶意愿,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代表参与活动的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


  在双联行动中搞好帮扶工作,首要的是必须摸清底子,理出路子,想出法子


  村上发展的困难是什么,最适合发展什么?制约群众增收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最期盼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只有把这些都搞清楚了,知道了“帮什么”,人大代表参与“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月24日一大早,赵景山就赶赴自己的双联联系点泾川县红河乡柳王村调查摸底,与村组干部、村民共同商量脱贫致富的办法。
  “我叫赵景山,以后这里就是我的联系点,今天我是专门来和大家商量致富办法的。”一到村上,赵景山就向柳王村支部书记脱高寿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通过座谈交流、实地查看、入户走访了解到,柳王村地处泾川县红河乡西部,全村共9个村民小组,286户1130口人,其中贫困人口178户746人,耕地3928亩,山地就达3068亩。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差,群众思想观念落后,主观脱贫意识不强,大多数劳力外出务工,因婚、因病、因学致贫现象比较普遍,2011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255元。
  在产业发展方面,新幼果园占全村果园总面积的64%,大多数群众没有掌握果园标准化管理技术,管理比较粗放。蔬菜、养殖产业由于缺乏项目支撑,加之投入不足,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务工人员大都没有一技之长,以从事建筑等重体力劳动为主,且要在农忙季节返乡收种,收入普遍很低。
  在基础设施方面,村组道路绝大部分为3米宽的土路,部分路段机动车无法通行。红河灌区主干渠个别地段渠道裂缝漏水;灌溉区域没有支渠,由群众自行开挖土渠灌溉,浪费相当严重,直接增加了农民负担;4处提灌站有3处水泵带病运行,不能正常使用。
  “在双联行动中搞好帮扶工作,首要的是必须摸清底子,理出路子,想出法子。”在2月29日召开的柳王村帮扶规划讨论会上,赵景山这样强调。
  在赵景山的主持下,经过和乡村组干部及大多数群众深入沟通,共同确定了“四提高一增长”的帮扶目标。“四提高”,就是产业发展水平得到提高,实现面山果园化、川地蔬菜化、养殖规模化和务工技能化;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得到提高,实现砂石道路通村民小组、灌溉支渠到田间地头;村级阵地建设水平得到提高,实现村部、卫生所、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基本达标;群众居住水平得到提高,采取整组搬迁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办法,基本消除纯窑洞住户。“一增长”就是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泾川县平均水平两个百分点,到202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以上,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
  同时,提出了2012年的具体帮扶计划:在产业发展上,培训果农100人,果品商品率提高5%;完成任川组450亩果园树种改良,建成标准化柿子园区;更新现有中拱棚棚膜,新建大拱棚20座,种植露天蔬菜200亩;发展百头以上养猪户5个,全村猪存栏达到600头,年出栏1000头以上;发展2万只肉鸡养殖1户,年出栏达到10万只;培训农民工100人,劳务收入增长20%。在基础设施配套上,砂化村部至任川组2.5公里道路,建成任川组通往镇原县屯字镇下郑村的红河水过面桥,硬化坪西组至麻子沟组1公里道路;维修清理红河灌区主干渠道,更换3处提灌站水泵;新建集雨水窖40个,解决山地果园灌溉和不通自来水农户用水问题。在村级阵地建设上,配套村部会议室桌椅和宣传设备。在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上,完成10户纯窑洞户搬迁。
  平凉市人大常委会的其他领导也都在第一时间前往自己的联系村,调查了解村情民意,结合实际制定了联系村的帮扶规划和联系户的帮扶计划。通过领导带头,充分调动了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据统计,各级人大代表共牵头制定贫困村帮扶规划609个,贫困户帮扶计划5571份,为下一步开展帮扶明确了方向。


  根据岗位特点选择合适的帮扶方式,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分类指导代表参与活动


  人大代表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工作岗位和个人特点方面的差别都比较大。如何加强对代表参与活动的指导,让他们在帮扶中立足岗位发挥好个人优势,处理好“怎么帮”的问题,对于活动的顺利推进十分重要。
  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在活动全面启动前,就组织相关人员到基层开展了比较深入地调研,广泛听取了人大代表、特别是基层人大代表的建议意见。经过反复酝酿讨论,分类提出了开展活动的载体,即按照平凉市委的要求,在联系村开展以找准一条发展路子、制定一套脱贫计划、扶持一个增收产业、落实一笔项目资金、开展一项以“五村联创”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在联系户中开展以出一个脱贫点子、办一件急需实事、找一条增收门路、输转一个劳力、参与一项“和谐五星”创评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同时,根据人大工作特点和人大代表履职实际,组织参与联户的人大代表,开展了“四参与一争先”活动。“四参与”,就是积极参与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开展的涉及“三农”工作的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认真履行好代表职责;积极参与所在单位联系村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全力为做好帮扶工作出谋划策;积极参与各类意见建议、特别是“三农”方面意见建议的收集整理工作,在人代会期间提出切合实际的议案、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农村的矛盾纠纷排查处理,努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一争先”,就是争当本单位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先进个人。组织分布在农村和企事业单位不联户的人大代表,根据行业特点和岗位实际,开展了“六带头两争先”活动。“六带头”,就是带头学习、宣传和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监督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及时全面落实;带头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和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带头倡导勤俭节约、崇尚科学、遵纪守法、诚实守信、邻里和睦的农村新风尚,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带头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村庄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带头参与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带头参与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两争先”,就是自觉接受选民或选举单位的监督,准确了解群众意愿,积极为民代言,争当优秀人大代表;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工作,做出优异成绩,争当本行业、本单位的先进个人。
  在7月12日召开的平凉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代表工作座谈会上,各县(区)人大常委会对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情况进行了重点交流。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森骏就县(区)、乡镇人大如何组织指导代表参与活动提出了进行分类指导的具体要求。
  马森骏强调,要根据岗位特点选择合适的帮扶方式,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分类指导代表参与活动。党政领导干部代表,重点组织好本单位的双联行动;普通干部代表,重点参与好本单位的双联行动;教育文化卫生科技单位的代表,重点做好帮教助学、文化帮扶、送医下乡、科技扶贫等方面的工作;农林牧等涉农单位的代表,重点做好农业实用科技培训、新优品种引进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农村村组干部代表,重点做好本村发展思路优化、主导产业培育、公益事业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没有担任职务的农民代表,重点做好政策法律宣传、产业发展引导等方面的工作;非公企业的代表,重点做好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就业岗位、增强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代表,要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整村、整乡实现产业规模扩张和提质增效。


  人大代表不是随便当的,当就要当好,就要发挥带头作用


  人大代表都是选举产生的,在群众中有着较高的威信和较强的号召力。发挥好人大代表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大代表不是随便当的,当就要当好,就要发挥带头作用。因为代表既是一种职务,更是一种责任。现在我富了,就应该回报社会,就应该给社会作贡献,就应该想到生活还比较困难的群众。”省人大代表、华亭县宏源牧业公司经理、东华镇庞磨村党支部书记禹宏这样说。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禹宏计划利用以前创办的宏源牧业公司、宏源养牛协会和新投资建设的屠宰生产线、熟肉食品加工生产线,走出一条“公司联基地联市场”、“协会联村组联农户”的路子。近期,他抢抓省农牧厅、省建行提出的农耕文明涉农个人贷款这一历史机遇,以公司为涉农个人贷款作担保,以投放基础母牛和架子牛联农户,以培训带动创市场,以实现“为民富民”为目标,今年起将利用3年时间担保个人涉农贷款5000万元,支持发展养牛专业村50个,养殖大户500户,为每户农户担保借贷资金10万元,使每户农户实现30头架子牛和基础母牛,达到每头牛增收纯利润2000元左右的目标。
  崆峒区人大代表、平凉市第五运输公司经理马志学,在不断扩大企业规模、积极吸纳下岗职工就业的同时,近年来为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款80多万元。活动开展以来,他主动申请联系了崆峒区东关办事处的2个贫困户,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长期帮扶计划,还帮助贫困户解决了上学、就医等方面的一些实际困难。
  平凉市人大代表、泾川县党原乡丁寨村农民、代表小组组长梁彩霞,在带头发展规模养猪的同时,组织代表小组的6名代表,每人联系2个贫困户,通过现身说法、对比算账、担保贷款、赊欠仔猪、传授技术等方式,帮助他们发展养猪。她为联系的贫困户袁宏勇担保贷款5万元,帮助新建猪舍5间,购买良种仔猪40头,提供所有技术服务,预计年底家庭收入将达到6万元。
  灵台县中台镇人大代表、种菜大户杨爱萍,在经营好自己5座日光温室的同时,主动联系3个贫困户,为他们传授种菜技术,带动发展日光温室16座。在中台镇人大的统一组织下,她为菜农义务讲解种菜技术10多次,用自己的成功经验坚定了群众发展蔬菜产业的信心。
  崇信县人大代表、锦屏镇余家湾村党支部书记于双贝,依托自己组建的华芮蔬菜专业合作社,今年组织引导本村350多户群众,修建日光温室、蔬菜拱棚3210座,全村蔬菜面积达到4500亩,人均蔬菜收入预计达到4000元以上,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例将超过80%。
  庄浪县人大代表、朱店镇宏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朱建勋,以自己公司的资产为抵押,为27户贫困户担保贷款2000万元,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群众发展订单洋芋,在解决自己公司生产原料的同时,带动了产业发展。
  静宁县人大代表、界石铺镇人大主席米发明,围绕如何推动联系村的整体发展,通过实地察看、与村组干部座谈、入户调查等方式,详细掌握了联系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协助村上制定了八年发展规划。今年,通过他的积极争取,为村上建成了1200平方米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为联系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医疗卫生和教育培训提供了场地。
  据统计,自活动开展以来,平凉市各级人大代表累计进村入户14539人次,进行政策宣传和科技培训10217次,开展义诊活动420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3423个,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955件,累计落实帮扶资金476.2万元,捐助设备物资价值80.3万元,整个活动已取得了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