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的滚球app下载_欧洲足球锦标赛-外围体育

图片

全省各市县区人大常委会以实际行动落实中央有关规定(二)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13:18:26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3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连日来,甘肃省各市县区人大常委会机关以实际行动认真、坚决抓好中央各项规定要求的落实,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西峰区:近日,庆阳市西峰区人大常委会为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各级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在多方征询意见、反复酝酿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西峰区人大常委会关于贯彻区委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见》,从六个方面就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出20条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定。


关于联系人大代表、服务基层群众,提出以“为民、务实、清廉、高效”为宗旨,不断加强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常委会领导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带头深入基层,加强与群众的直接联系,广泛搜集社情民意,着力改进代表服务工作,为代表履职创造良好环境。


关于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建立定期研究重大问题常态机制,每年至少确定4个以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代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


关于精简议事程序、提高会议质量,严格按照《西峰区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和《西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议事规则》的规定,控制会议规模和时间,尽可能减少参会人员、精简会议议程、缩短会议时间。要求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提高会议实效。


关于规范公文办理、精简文件简报,提出下发文件简报要突出思想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上报文件简报要简明扼要,言之有物。各类文件、汇报、讲话材料,能不印发的不印发,确需印发的尽量印发要点或提纲,压缩材料篇幅。


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要求严格预算支出约束,加强行政成本管理。从节水、节电、节油、节约办公用品做起,努力减少经费支出。外宾接待要务实节俭,热情周到,突出地方特色,杜绝铺张浪费;内宾接待原则上一律推行自助餐,不上高档菜肴、酒水和香烟,控制饭菜数量,不能造成浪费。严禁假借节庆活动乱发钱物、大吃大喝。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活动,原则上不安排工作餐,严禁接受部门或乡镇(街办)宴请和礼品。


关于加强廉洁自律、主动接受监督,提出常委会组成人员带头坚决反对讲排场等不良作风,严格要求和监督基层做到“十不准”。严格控制外出参观考察,确需到区外考察学习的按程序报经区委审批后方可进行。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和考勤纪律,干部职工外出按程序履行请假手续,并做好工作衔接。自觉遵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八个严禁”来规范自己的从政行为,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自觉接受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李保林)


崇信县:日前,崇信县人大常委会出台《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的六项规定》,要求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贯彻执行,着力打造学习型、能力型、创新型、务实型、清廉型常委会领导班子。


六项规定明确要求:


服务代表,贴近群众。要牢固树立代表意识和群众意识,以代表为主体、以群众为中心开展人大工作,使人大工作与群众工作融为一体。加强和改进代表联络工作,构建人大常委会与人大代表日常联络机制,搭建人大代表与选民群众联系的平台,实现代表联络工作日常化、代表联系选民常态化。每次常委会会议都要邀请公民和基层代表旁听,拉近人大工作与群众的距离。


敢讲真话,务求实效。要经常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善于发现问题,督促解决问题;视察审议中敢于讲真话,不回避问题,力戒空话、套话、官话;对常委会会议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执行和办理实行跟踪监督,一抓到底。


端正会风,精简文件。要坚持开短会、少开会,主任会议和常委会会议时间分别不超过半日和一日;提高会议实效,严格会议纪律,讲话、发言要紧扣主题、言简意赅;精简文件,转变文风,实行发文总量控制,控制文件长度。


轻车简从,厉行节约。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县内各类活动除特殊情况外,不用警车开道,不实行交通管制,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迎送。


加强信访,促进和谐。常委会领导和人大代表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要经常化、制度化;在开展“三查(察)”活动中,对信访问题随时接待,及时协调处理;健全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信访机构,完善信访制度,加强信访督办,促进问题解决。


廉洁从政,志趣健康。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格执行政治纪律、财经纪律和生活纪律,严格执行办公用房、住房、用车等政策规定,坚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抵制低俗,树立人大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张宏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