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乐:不断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12-21 08:17:10
今年以来,甘肃省康乐县人大常委会强化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严格程序依法任免干部、积极探索完善代表工作机制、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的指导、坚持以“三严三实”推进自身建设,不断推动全县人大工作创新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找准切入点,着力推动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康乐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找准切入点,着力推动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2015年,共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9项,5项工作报告以“满意”通过,4项工作报告以“基本满意”通过。开展专项调研、视察、执法检查9次,转交书面审议意见4份28条,落实办理20条,正在办理8条,办复率71%。
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监督支持。先后听取和审议了计划、财政、审计工作5个专题报告,提出要围绕发展大局,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加快产业提升,确保经济健康发展;突出项目拉动,促进投资稳定增长;整改审计意见,规范财政运行监管;围绕中心,依法开展审计工作等9条审议意见,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健康平稳运行,推动了财政计划严格规范执行和审计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监督支持。组织人大代表先后对招商、医保、教育、旅游等工作进行调研,审议专题工作报告6个,提出审议意见24条。通过人大代表调研,推动了部门的工作,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部分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比如县市容、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彻底拆除违章建筑、整治超市门店经营、处理流动摊贩、清理乱涂乱画,精心巩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成果,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围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县,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康乐县人大常委会围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县,积极开展法律监督,维护法制统一和权威,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加强对法律法规的执法监督。围绕宪法和法律的正确贯彻实施,听取和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督促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残疾人就业政策和服务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整合助残资源,加强机构建设;强化监管,维护良好用电秩序;建立机制,加强联合执法;紧密团结,促进工作作风转变。对这些审议意见,县政府积极办理,有力促进了相关法律法规在县域的正确贯彻实施。如县人大常委会检查了残疾人保护法实施情况后,就残疾人康复经费保障提出相关要求,县政府及时追加残疾人康复经费2万元,并列入财政预算,解了县残联部门的燃眉之急。
积极维护司法公正。以促进公平公正为重点,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情况的报告,就进一步加强审判工作、案件执行工作和强化诉讼监督与重大项目资金使用的检察监督以及法官、检察官队伍建设提出意见建议,法检“两院”认真研究,积极落实,促进了审判检察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同时,保持与法检“两院”的经常性沟通和联系,通过听取有关案件情况汇报、组织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庭审等方式,监督支持“两院”履行职能、依法办案,促进司法公正。
加强对任免干部的监督支持。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的原则,严格程序,依法行使干部任免权。加强同县委组织部门和提请机关的沟通,严格把关,采取主任会议初审、依法提请、投票表决、颁发任命书等有效方式,进一步完善人事任免办法,提高了干部任免工作的严肃性,实现了党委意图与群众满意的有机结合。2015年共任免“一府两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8名。
积极探索完善代表工作新途径、新机制,努力为代表执行职务创造条件
康乐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尊重代表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和完善代表工作新途径、新机制,努力为代表执行职务创造条件。
不断强化学习培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成功举办县人大代表第四期培训班,就中央18号文件精神、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人大知识和代表法、监督法等,对100名基层人大代表和乡镇人大主席集中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学习培训。邀请28名人大代表和公民列席县人大常委会会议,组织代表80余人次参与了县人大常委会开展的各项活动。
在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和精准扶贫工作中,康乐县省、州、县、乡四级875名人大代表中,共有789名参与双联行动,参与率达90%,联系群众637户。多次组织14名骨干深入胭脂镇马集村,对224户精准扶贫户进行入户摸底、宣传政策、信息登记,建档立卡等工作。各级人大代表与选民通过各种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反映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促进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先后有42名代表向选民述职,接受选民监督评议,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全力抓好意见建议办理工作。一是抓好会前培训工作。人代会召开前,各乡镇均组织人大代表进行培训,使代表提出的议案、意见和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提高了意见建议质量。二是抓好意见建议交办工作。人代会结束后,及时召开交办会,对办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做到件件落实、件件答复。三是认真开展督办工作。实行常委会领导分解督办、各工委分工催办制度。四是常委会审议办理工作。组织人大代表视察意见建议办理工作情况,常委会会议审议建议办理工作报告,形成4条审议意见转县政府办理。2015年的32件意见建议,已办结25件、7件列入工作计划,办复率100%、办结率78%。
着力破解乡镇人大工作“瓶颈”,进一步推进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
康乐县人大常委会从保障活动经费、强化学习交流、创新活动载体等方面入手,着力破解乡镇人大工作“瓶颈”,进一步推进了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着力推进“人大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工作站”建设工作。在2014年建成15个“人大代表之家”、30个“人大代表工作站”的基础上,2015年建成“人大代表工作站”122个,累计为建“家”建“站”解决经费387550元。今年为每个乡镇人大解决工作经费2万元。县财政按县人大代表800元每人每年、乡镇人大代表300元每人每年的标准列入财政预算并全额落实,保证了建“家”建“站”工作的高标准推进。
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抓手,努力增强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规矩意识
康乐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抓手,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增强活力、转变作风为目标,组织机关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规矩意识。
始终把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作为搞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请示报告制度,重大事项主动向县委请示,坚决做好县委重大决策的执行者、推动者。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参与精准扶贫、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经常搞协调、破难题,推动工作落实。
在加强学习中提升素质。采用领导干部带头学、观看影片专题学、邀请教师培训学、突出重点强化学等多种方式,形成领导带头学、党员干部跟着学的良好局面,形成逢会必学、每周一集体学习的常态机制,不断增强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促进工作的自觉性。
坚持分管领导亲自接待和批转重要信访案件。建立每周二、四主要领导接待信访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信访工作责任制和督办机制。2015年,共受理来信15件,接待来访群众52人次,已全部办理完毕。
在深化宣传中扩大影响。加强人大宣传工作,充分借助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对县人大常委会重要工作和代表风采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报道。认真落实新闻报道奖励制度,鼓励机关干部多动笔、多投稿、多出高质量稿件,从不同角度宣传人大、报道人大工作。2015年,共编发各类简报30期,通过人大信息平台发送工作信息399条,干部职工在《人民之声报》《民族报》等媒体发表报道25篇(条)。易兆学
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找准切入点,着力推动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康乐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找准切入点,着力推动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2015年,共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9项,5项工作报告以“满意”通过,4项工作报告以“基本满意”通过。开展专项调研、视察、执法检查9次,转交书面审议意见4份28条,落实办理20条,正在办理8条,办复率71%。
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监督支持。先后听取和审议了计划、财政、审计工作5个专题报告,提出要围绕发展大局,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加快产业提升,确保经济健康发展;突出项目拉动,促进投资稳定增长;整改审计意见,规范财政运行监管;围绕中心,依法开展审计工作等9条审议意见,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健康平稳运行,推动了财政计划严格规范执行和审计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监督支持。组织人大代表先后对招商、医保、教育、旅游等工作进行调研,审议专题工作报告6个,提出审议意见24条。通过人大代表调研,推动了部门的工作,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部分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比如县市容、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彻底拆除违章建筑、整治超市门店经营、处理流动摊贩、清理乱涂乱画,精心巩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成果,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围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县,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康乐县人大常委会围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县,积极开展法律监督,维护法制统一和权威,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加强对法律法规的执法监督。围绕宪法和法律的正确贯彻实施,听取和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督促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残疾人就业政策和服务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整合助残资源,加强机构建设;强化监管,维护良好用电秩序;建立机制,加强联合执法;紧密团结,促进工作作风转变。对这些审议意见,县政府积极办理,有力促进了相关法律法规在县域的正确贯彻实施。如县人大常委会检查了残疾人保护法实施情况后,就残疾人康复经费保障提出相关要求,县政府及时追加残疾人康复经费2万元,并列入财政预算,解了县残联部门的燃眉之急。
积极维护司法公正。以促进公平公正为重点,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情况的报告,就进一步加强审判工作、案件执行工作和强化诉讼监督与重大项目资金使用的检察监督以及法官、检察官队伍建设提出意见建议,法检“两院”认真研究,积极落实,促进了审判检察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同时,保持与法检“两院”的经常性沟通和联系,通过听取有关案件情况汇报、组织人大代表旁听法院庭审等方式,监督支持“两院”履行职能、依法办案,促进司法公正。
加强对任免干部的监督支持。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的原则,严格程序,依法行使干部任免权。加强同县委组织部门和提请机关的沟通,严格把关,采取主任会议初审、依法提请、投票表决、颁发任命书等有效方式,进一步完善人事任免办法,提高了干部任免工作的严肃性,实现了党委意图与群众满意的有机结合。2015年共任免“一府两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8名。
积极探索完善代表工作新途径、新机制,努力为代表执行职务创造条件
康乐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尊重代表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和完善代表工作新途径、新机制,努力为代表执行职务创造条件。
不断强化学习培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成功举办县人大代表第四期培训班,就中央18号文件精神、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人大知识和代表法、监督法等,对100名基层人大代表和乡镇人大主席集中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学习培训。邀请28名人大代表和公民列席县人大常委会会议,组织代表80余人次参与了县人大常委会开展的各项活动。
在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和精准扶贫工作中,康乐县省、州、县、乡四级875名人大代表中,共有789名参与双联行动,参与率达90%,联系群众637户。多次组织14名骨干深入胭脂镇马集村,对224户精准扶贫户进行入户摸底、宣传政策、信息登记,建档立卡等工作。各级人大代表与选民通过各种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反映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促进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先后有42名代表向选民述职,接受选民监督评议,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全力抓好意见建议办理工作。一是抓好会前培训工作。人代会召开前,各乡镇均组织人大代表进行培训,使代表提出的议案、意见和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提高了意见建议质量。二是抓好意见建议交办工作。人代会结束后,及时召开交办会,对办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做到件件落实、件件答复。三是认真开展督办工作。实行常委会领导分解督办、各工委分工催办制度。四是常委会审议办理工作。组织人大代表视察意见建议办理工作情况,常委会会议审议建议办理工作报告,形成4条审议意见转县政府办理。2015年的32件意见建议,已办结25件、7件列入工作计划,办复率100%、办结率78%。
着力破解乡镇人大工作“瓶颈”,进一步推进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
康乐县人大常委会从保障活动经费、强化学习交流、创新活动载体等方面入手,着力破解乡镇人大工作“瓶颈”,进一步推进了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着力推进“人大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工作站”建设工作。在2014年建成15个“人大代表之家”、30个“人大代表工作站”的基础上,2015年建成“人大代表工作站”122个,累计为建“家”建“站”解决经费387550元。今年为每个乡镇人大解决工作经费2万元。县财政按县人大代表800元每人每年、乡镇人大代表300元每人每年的标准列入财政预算并全额落实,保证了建“家”建“站”工作的高标准推进。
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抓手,努力增强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规矩意识
康乐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抓手,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增强活力、转变作风为目标,组织机关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规矩意识。
始终把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作为搞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请示报告制度,重大事项主动向县委请示,坚决做好县委重大决策的执行者、推动者。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参与精准扶贫、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经常搞协调、破难题,推动工作落实。
在加强学习中提升素质。采用领导干部带头学、观看影片专题学、邀请教师培训学、突出重点强化学等多种方式,形成领导带头学、党员干部跟着学的良好局面,形成逢会必学、每周一集体学习的常态机制,不断增强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促进工作的自觉性。
坚持分管领导亲自接待和批转重要信访案件。建立每周二、四主要领导接待信访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信访工作责任制和督办机制。2015年,共受理来信15件,接待来访群众52人次,已全部办理完毕。
在深化宣传中扩大影响。加强人大宣传工作,充分借助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对县人大常委会重要工作和代表风采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报道。认真落实新闻报道奖励制度,鼓励机关干部多动笔、多投稿、多出高质量稿件,从不同角度宣传人大、报道人大工作。2015年,共编发各类简报30期,通过人大信息平台发送工作信息399条,干部职工在《人民之声报》《民族报》等媒体发表报道25篇(条)。易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