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五坚持五确保”深化双联行动助推精准扶贫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12-22 13:41:10
今年以来,甘肃省武山县人大常委会强化“五坚持五确保”,把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深度融合,积极组织引导全县各级人大代表深化拓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深入开展。
坚持宣传引导,确保代表参与广覆盖
武山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响应省、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深化拓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推进会的倡导要求,紧紧围绕省委“1+17”精准扶贫方案,把扶贫攻坚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最紧迫的工作、最艰巨的使命来抓,成立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倡导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开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利用县政府网站、县电视台、县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及时宣传“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精神要求、主要任务和重大意义,深入宣传各级人大代表深化双联行动、开展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及进展成效,积极动员、组织、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在推进全县扶贫攻坚中贡献力量。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有924名各级人大代表投身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占代表总数的近90%。
坚持创新机制,确保活动开展常态化
武山县人大常委会以制度规范程序,以机制提升效能,在坚持贯彻落实省、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会议精神和制度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不断健全完善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促进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常态化开展。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对闭会期间的代表工作作了具体部署。连续两年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安排意见》,对开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建立完善了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的“两联系”制度,通过代表小组活动、调研视察、述职评议、接待选民等形式,密切了代表与选区选民的联系。研究出台了《常委会主任和副主任联系指导乡镇人大工作办法》,通过常委会领导包片、机关委室联系活动小组等形式,抓点带面,辐射带动,对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进行精心指导,对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坚持民生优先,确保重点工作齐推进
武山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政府重点工作以及社会热议的焦点、群众广泛关注的难点问题,精选监督议题,组织代表深入开展调研视察、执法检查,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年以来,积极邀请各级代表参与调研视察、执法检查,有效解决了一些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推进了全县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同时,聚焦双联“六项任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之家”平台作用,通过代表联系选民、代表接待选民、代表小组活动的开展,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组织代表广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充分反映社情民意,积极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形成脱贫致富促进发展的正能量。
坚持精准帮扶,确保扶贫攻坚显成效
武山县人大常委会紧扣“六个精准”要求,围绕双联“六个再发力”部署,坚持分类指导,下发安排意见,对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内容、方式方法提出明确要求,采取常委会领导联村,组成人员和代表、单位干部联户的方式,强化指导和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开展。
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号召,各展所长,各尽所能,充分发挥人脉资源广、政策信息灵、协调关系强的优势,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帮扶措施,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机关事业单位的代表,结合贫困村群众实际需要,认真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政策法律宣讲、传授一项致富技能、资助一名困难学生、办理一件惠民实事,并带头抓好驻村管理、督促检查、考核评价和工作保障,做到树形象、做表率,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科技界的代表发挥专业技术特长,主动送科技下乡,扎实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指导贫困户发展林果、家庭养殖、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提供致富技能;教育文化卫生界的代表,依托行业优势和专业优势,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子女上学、就业培训、开展义诊、送文化下乡,赢得群众的广泛赞誉;农村基层的代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深入开展“一帮一、一联三”活动,即:每一名人大代表帮扶一户特困户,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联系三户农村致富能手,引导推广致富经验,给群众传授实用科技知识,带动欧洲足球锦标赛的群众致富奔小康;企业界的代表,努力做到先富带后富,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开展就业安排,创业帮扶,为贫困村群众积极捐资捐物,帮办实事好事,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武山县各级人大代表先后与600多户困难群众结成联系对子,进村入户开展帮扶,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95期、培训人数24300人次,为联系村协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34个、总投资2100多万元,兴修田间道路76条、178公里,改造衬砌大小灌渠10多条、修筑河堤12000多米,捐助水泥640多吨,硬化村庄巷道11000多平方米,安装路灯186盏,调处各类纠纷2180起。
坚持示范带动,确保模范作用常发挥
武山县人大常委会积极组织力量,充分挖掘典型,对涌现出的一大批体恤民众、为民富民的人大代表,及时向省、市媒体投稿宣传,先后发表报道200多篇,充分反映全县各级代表参与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先进事例和典型经验。利用县政府网站、县电视台、县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加强对各级代表立足岗位实际,积极投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宣传报道,大力弘扬人大代表的时代风采,为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主动投身扶贫攻坚树立标杆。王玉峰
坚持宣传引导,确保代表参与广覆盖
武山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响应省、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深化拓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推进会的倡导要求,紧紧围绕省委“1+17”精准扶贫方案,把扶贫攻坚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最紧迫的工作、最艰巨的使命来抓,成立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倡导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开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利用县政府网站、县电视台、县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及时宣传“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精神要求、主要任务和重大意义,深入宣传各级人大代表深化双联行动、开展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及进展成效,积极动员、组织、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在推进全县扶贫攻坚中贡献力量。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有924名各级人大代表投身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占代表总数的近90%。
坚持创新机制,确保活动开展常态化
武山县人大常委会以制度规范程序,以机制提升效能,在坚持贯彻落实省、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会议精神和制度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不断健全完善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促进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常态化开展。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对闭会期间的代表工作作了具体部署。连续两年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安排意见》,对开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建立完善了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的“两联系”制度,通过代表小组活动、调研视察、述职评议、接待选民等形式,密切了代表与选区选民的联系。研究出台了《常委会主任和副主任联系指导乡镇人大工作办法》,通过常委会领导包片、机关委室联系活动小组等形式,抓点带面,辐射带动,对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进行精心指导,对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坚持民生优先,确保重点工作齐推进
武山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政府重点工作以及社会热议的焦点、群众广泛关注的难点问题,精选监督议题,组织代表深入开展调研视察、执法检查,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年以来,积极邀请各级代表参与调研视察、执法检查,有效解决了一些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推进了全县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同时,聚焦双联“六项任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之家”平台作用,通过代表联系选民、代表接待选民、代表小组活动的开展,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组织代表广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充分反映社情民意,积极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形成脱贫致富促进发展的正能量。
坚持精准帮扶,确保扶贫攻坚显成效
武山县人大常委会紧扣“六个精准”要求,围绕双联“六个再发力”部署,坚持分类指导,下发安排意见,对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内容、方式方法提出明确要求,采取常委会领导联村,组成人员和代表、单位干部联户的方式,强化指导和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开展。
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号召,各展所长,各尽所能,充分发挥人脉资源广、政策信息灵、协调关系强的优势,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帮扶措施,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机关事业单位的代表,结合贫困村群众实际需要,认真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政策法律宣讲、传授一项致富技能、资助一名困难学生、办理一件惠民实事,并带头抓好驻村管理、督促检查、考核评价和工作保障,做到树形象、做表率,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科技界的代表发挥专业技术特长,主动送科技下乡,扎实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指导贫困户发展林果、家庭养殖、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提供致富技能;教育文化卫生界的代表,依托行业优势和专业优势,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子女上学、就业培训、开展义诊、送文化下乡,赢得群众的广泛赞誉;农村基层的代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深入开展“一帮一、一联三”活动,即:每一名人大代表帮扶一户特困户,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联系三户农村致富能手,引导推广致富经验,给群众传授实用科技知识,带动欧洲足球锦标赛的群众致富奔小康;企业界的代表,努力做到先富带后富,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开展就业安排,创业帮扶,为贫困村群众积极捐资捐物,帮办实事好事,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武山县各级人大代表先后与600多户困难群众结成联系对子,进村入户开展帮扶,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95期、培训人数24300人次,为联系村协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34个、总投资2100多万元,兴修田间道路76条、178公里,改造衬砌大小灌渠10多条、修筑河堤12000多米,捐助水泥640多吨,硬化村庄巷道11000多平方米,安装路灯186盏,调处各类纠纷2180起。
坚持示范带动,确保模范作用常发挥
武山县人大常委会积极组织力量,充分挖掘典型,对涌现出的一大批体恤民众、为民富民的人大代表,及时向省、市媒体投稿宣传,先后发表报道200多篇,充分反映全县各级代表参与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先进事例和典型经验。利用县政府网站、县电视台、县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加强对各级代表立足岗位实际,积极投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宣传报道,大力弘扬人大代表的时代风采,为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主动投身扶贫攻坚树立标杆。王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