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泾川:抓实“五项活动” 促进代表工作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6-07-05 10:28:38
本报讯 (通讯员 脱宏伟)近年来,甘肃省泾川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创新载体作为提高代表工作水平的有效手段,全力抓实“五项活动”,拓宽代表工作渠道,丰富代表活动载体,使代表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了全县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组织参与审议决定重大事项
如何充分发挥乡镇人大接地气、知民情、通民意的职能,泾川县人大常委会一直在进行行之有效的探索。近年来,该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四不简化”的要求,组织代表积极参加乡镇人代会和邀请代表列席主席团会议,审议决定重大事项。视察不简化,会前分片组织代表对乡镇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集中视察,为提交建议、开展审议做好准备;编团不简化,按照跨村、就近的原则将代表划分为5个左右的代表团,方便召开分团会议审议有关事项;会议不简化,每年至少召开2次人代会;内容不简化,听取和审议乡镇政府、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依法作出决议决定。同时,每季度召开的主席团会议都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向代表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建议,改进相关工作。通过全面规范,乡镇人代会和主席团会议已成为群众反映利益诉求、参与民主管理的有效平台和重要渠道。
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作为一名人民选出来的代表,就该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带领人民致富。”县人大代表张军说,“县人大常委会号召我们借助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这个平台,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发挥作用,这是代表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也是我们展示个人能力和水平的大好机会。”泾川县各级人大代表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组织号召下,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部署要求,以持续开展“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化拓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在贫困户识别及退出、富民产业培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积极参与监督评议,主动帮贫扶困,人大代表为人民代言、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的代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全县90%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战场,帮助贫困群众措办实事、好事,推动果、畜、菜等农村主导产业发展。同时,积极参与基层信访和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组织开展实事评选活动
评选“人民最满意的惠民实事”是泾川县十七届人大及其常委会改进和加强人大工作的重要举措,是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体现执政为民、拓宽代表督政议政渠道、推动县乡政府及职能部门各项工作、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益探索和尝试。换届以来,泾川县人大常委会陆续通过主任会议审查、组织代表视察调研、召开县乡测评会、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人代会表决作出决定等方式,共评选出“人民最满意的惠民实事”44件,并以“汇录”的形式,图文并茂,详细记载了这些惠民实事的办理落实、取得的社会效果及评选过程。该县人大代表罗西萍说:“‘人民最满意的惠民实事’评选活动,对监督支持县乡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积极引导全县各级人大代表满腔热情地履行职责,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组织开展“阳光议事”活动
人大代表生活在群众中,最了解群众的意愿,传达群众意愿也最直接。泾川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和优势,鼓励和支持人大代表参与政风行风评议,担任执法执纪、阳光村务、村庄环境管理、工程质量监管等监督员,参与全县农村开展的“五自主三合作”民主管理行动,使代表真正融入了乡、村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各行政村成立的村务监督委员会都有人大代表参与,让法治文化、民主意识通过人大代表在基层群众中广泛传播,让人大代表在平衡社会利益、调整社会关系方面的先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组织开展述职评议活动
“我是杜小龙,作为市人大代表,我没有辜负党的期盼、群众的厚望,认真履行代表职责,连续3年共向市人代会提交意见建议7条……”泾川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首次组织了在泾川的平凉市第三届人大代表进行了述职。人大代表报告履职情况、履职体会和今后打算,出席会议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代表述职情况进行评议和满意度测评,并当场公布了测评结果。据了解,近年来,按照泾川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人大代表述职工作的意见》安排,人大代表向选举单位、选区选民述职并接受评议已全面推开,确保每位代表在届内至少述职一次,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基层民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至2015年底,共有4名市人大代表、149名县人大代表、612名乡镇人大代表公开述职并接受评议。
组织参与审议决定重大事项
如何充分发挥乡镇人大接地气、知民情、通民意的职能,泾川县人大常委会一直在进行行之有效的探索。近年来,该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四不简化”的要求,组织代表积极参加乡镇人代会和邀请代表列席主席团会议,审议决定重大事项。视察不简化,会前分片组织代表对乡镇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集中视察,为提交建议、开展审议做好准备;编团不简化,按照跨村、就近的原则将代表划分为5个左右的代表团,方便召开分团会议审议有关事项;会议不简化,每年至少召开2次人代会;内容不简化,听取和审议乡镇政府、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依法作出决议决定。同时,每季度召开的主席团会议都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向代表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建议,改进相关工作。通过全面规范,乡镇人代会和主席团会议已成为群众反映利益诉求、参与民主管理的有效平台和重要渠道。
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作为一名人民选出来的代表,就该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带领人民致富。”县人大代表张军说,“县人大常委会号召我们借助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这个平台,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发挥作用,这是代表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也是我们展示个人能力和水平的大好机会。”泾川县各级人大代表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组织号召下,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部署要求,以持续开展“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化拓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在贫困户识别及退出、富民产业培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积极参与监督评议,主动帮贫扶困,人大代表为人民代言、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的代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全县90%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战场,帮助贫困群众措办实事、好事,推动果、畜、菜等农村主导产业发展。同时,积极参与基层信访和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组织开展实事评选活动
评选“人民最满意的惠民实事”是泾川县十七届人大及其常委会改进和加强人大工作的重要举措,是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体现执政为民、拓宽代表督政议政渠道、推动县乡政府及职能部门各项工作、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益探索和尝试。换届以来,泾川县人大常委会陆续通过主任会议审查、组织代表视察调研、召开县乡测评会、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人代会表决作出决定等方式,共评选出“人民最满意的惠民实事”44件,并以“汇录”的形式,图文并茂,详细记载了这些惠民实事的办理落实、取得的社会效果及评选过程。该县人大代表罗西萍说:“‘人民最满意的惠民实事’评选活动,对监督支持县乡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积极引导全县各级人大代表满腔热情地履行职责,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组织开展“阳光议事”活动
人大代表生活在群众中,最了解群众的意愿,传达群众意愿也最直接。泾川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和优势,鼓励和支持人大代表参与政风行风评议,担任执法执纪、阳光村务、村庄环境管理、工程质量监管等监督员,参与全县农村开展的“五自主三合作”民主管理行动,使代表真正融入了乡、村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各行政村成立的村务监督委员会都有人大代表参与,让法治文化、民主意识通过人大代表在基层群众中广泛传播,让人大代表在平衡社会利益、调整社会关系方面的先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组织开展述职评议活动
“我是杜小龙,作为市人大代表,我没有辜负党的期盼、群众的厚望,认真履行代表职责,连续3年共向市人代会提交意见建议7条……”泾川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首次组织了在泾川的平凉市第三届人大代表进行了述职。人大代表报告履职情况、履职体会和今后打算,出席会议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代表述职情况进行评议和满意度测评,并当场公布了测评结果。据了解,近年来,按照泾川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人大代表述职工作的意见》安排,人大代表向选举单位、选区选民述职并接受评议已全面推开,确保每位代表在届内至少述职一次,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基层民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至2015年底,共有4名市人大代表、149名县人大代表、612名乡镇人大代表公开述职并接受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