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渭:“六步法”确保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6-07-19 14:19:17
近年来,甘肃省通渭县人大常委会摸索出一套监督工作“六步法”,并在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监督工作“六步法”制度》(以下简称《制度》),首次以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制度的形式,将这一经验固定下来。
第1步:准确选题,确定监督内容
《制度》规定,县人大常委会要围绕发展第一要务,本着抓大事、议大事、促大事的原则,抓住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事项、涉及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监督议题的重点。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从县委年度工作部署中选题,确保选题的重大性;坚持从“一府两院”年度重点工作中选题,确保选题的准确性;坚持从代表、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中选题,确保选题的广泛性。
同时,在每年召开人代会之前,县人大常委会都要通过县电视台、网络媒体向社会发布公告、向各乡镇人大发出书面通知、向群众发放征求意见表,广泛征集年度监督议题;常委会各工作机构根据各自的工作重点提出建议议题,由常委会办公室汇总整理,形成常委会审议议题初稿;召开部分离退休老干部、人大代表、社会群众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经修改完善,提交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形成常委会审议议题草案。
第2步:学习辅导,夯实监督功底
为了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每次调研检查都做到有的放矢,严格依法开展工作。《制度》规定,在开展调研检查之前,对调研组、检查组成员统一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系统培训,增强其工作水平和履职能力。学习辅导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由组长组织学习或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培训;二是由调研组、检查组为每位成员印发相关参考资料自学。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本届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调研检查工作中,就先后组织学习相关议题的法律法规30余部,其中包括公路法、食品安全法、义务教育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第3步:认真调研,掌握基本情况
在开展调研检查工作时,通渭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深入基层一线,向群众学习请教,问计于民,真正做到带着问题下去,带着答案上来。坚持“六个结合”,把握“六个重点”,力争做到多层次、多角度深入了解基本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
“六结合六重点”即坚持城区与乡镇村组相结合,以基层为重点;坚持好的与差的相结合,以差的为重点;坚持成绩与问题相结合,以问题为重点;坚持原因分析与提出建议相结合,以提出建议为重点;坚持代表与群众相结合,以群众为重点;坚持听取汇报与实地走访相结合,以实地走访为重点。
在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对全县引洮一期陇通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询问。这是该县人大常委会首次启动专题询问这一刚性监督方式。
询问过程中,代表们提出的“引洮工程总投资多少?目前完成投资多少?”“引洮工程迟迟不能建成通水,主要原因是什么?引洮工程究竟何时在我县具备通水条件?”“引洮工程建成后,可覆盖我县境内哪些乡镇”等问题,无不凝结着全体调研组成员的汗水。这些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小事”,正是代表心目中的“大事”。也正是因为调研工作中不图形式、不走过场,才抓住了根本、掌握了实情。
近年来,通渭县人大常委会还先后就全县农村安全饮水、教育教学质量、农村道路建设管理、精准扶贫、环境保护等工作开展了专题询问。
第4步:组织座谈,找准存在问题
在调研检查过程中,通渭县人大常委会坚持适时召开各个层面的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逐条梳理和归纳整理,为撰写调研检查报告做好准备。
针对县城规划区内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屡禁不止的工作乱象,县人大常委会及时调整增加了对县城区建设管理与违法建设整治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的监督议题。调研组成员在深入部分违法建设施工场地,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全面了解掌握基本情况后,及时组织召开了部分人大代表、群众代表、离退休老干部参加的座谈会,与会人员踊跃发言,直面问题,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如针对利益驱动明显,违法建设突出;部门配合不力,执法力度不大;缺乏机制约束,违法势头蔓延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利益导向机制,从严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加大违法建筑整治力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强大舆论声势的建议。这些建议提得准、有价值,大部分都被调研组吸收采纳。
第5步:听取报告,形成审议意见
通渭县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时,严格按照会前、会中、会后三个时间段认真审议各项工作报告。
对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正式确定,《制度》分六个步骤进行了规范,即: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前,相关工作机构将各方面对该项工作的意见予以汇总,交“一府两院”研究并在报告中作出回应;“一府两院”在常委会举行会议前,将报告送交有关专委会或者常委会工作机构征求意见,对报告再进行修改;召开主任会议,对调研检查报告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形成最终报告;根据调研情况,确定3~5名组成人员为常委会会议审议发言人;在常委会会议上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和调研检查报告,组成人员对此进行审议发言或提交书面审议意见;由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结合常委会审议情况,整理后形成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意见,在常委会会议后十日内以《审议意见书》的形式交由“一府两院”研究处理。
第6步:督办整改,确保落实到位
《制度》规定,对审议意见由分管主任和相关委室负责人深入“一府两院”及现场进行跟踪督办;审议意见承办机关应当在3个月内,将研究处理情况向人大有关专委会或者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后,形成办理情况报告,向人大常委会进行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对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过半数不满意的,责成办理单位重新办理,并再次报告。被责成重新办理并再次报告的,县人大常委会区别不同情况作出责令限期整改、书面检查、通报批评等形式的处理决定;主任会议认为必要时,可以依法启动询问、质询、组织特定问题调查等监督措施。孙灵活
第1步:准确选题,确定监督内容
《制度》规定,县人大常委会要围绕发展第一要务,本着抓大事、议大事、促大事的原则,抓住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事项、涉及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监督议题的重点。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从县委年度工作部署中选题,确保选题的重大性;坚持从“一府两院”年度重点工作中选题,确保选题的准确性;坚持从代表、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中选题,确保选题的广泛性。
同时,在每年召开人代会之前,县人大常委会都要通过县电视台、网络媒体向社会发布公告、向各乡镇人大发出书面通知、向群众发放征求意见表,广泛征集年度监督议题;常委会各工作机构根据各自的工作重点提出建议议题,由常委会办公室汇总整理,形成常委会审议议题初稿;召开部分离退休老干部、人大代表、社会群众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经修改完善,提交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形成常委会审议议题草案。
第2步:学习辅导,夯实监督功底
为了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每次调研检查都做到有的放矢,严格依法开展工作。《制度》规定,在开展调研检查之前,对调研组、检查组成员统一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系统培训,增强其工作水平和履职能力。学习辅导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由组长组织学习或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培训;二是由调研组、检查组为每位成员印发相关参考资料自学。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本届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调研检查工作中,就先后组织学习相关议题的法律法规30余部,其中包括公路法、食品安全法、义务教育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第3步:认真调研,掌握基本情况
在开展调研检查工作时,通渭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深入基层一线,向群众学习请教,问计于民,真正做到带着问题下去,带着答案上来。坚持“六个结合”,把握“六个重点”,力争做到多层次、多角度深入了解基本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
“六结合六重点”即坚持城区与乡镇村组相结合,以基层为重点;坚持好的与差的相结合,以差的为重点;坚持成绩与问题相结合,以问题为重点;坚持原因分析与提出建议相结合,以提出建议为重点;坚持代表与群众相结合,以群众为重点;坚持听取汇报与实地走访相结合,以实地走访为重点。
在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对全县引洮一期陇通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询问。这是该县人大常委会首次启动专题询问这一刚性监督方式。
询问过程中,代表们提出的“引洮工程总投资多少?目前完成投资多少?”“引洮工程迟迟不能建成通水,主要原因是什么?引洮工程究竟何时在我县具备通水条件?”“引洮工程建成后,可覆盖我县境内哪些乡镇”等问题,无不凝结着全体调研组成员的汗水。这些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小事”,正是代表心目中的“大事”。也正是因为调研工作中不图形式、不走过场,才抓住了根本、掌握了实情。
近年来,通渭县人大常委会还先后就全县农村安全饮水、教育教学质量、农村道路建设管理、精准扶贫、环境保护等工作开展了专题询问。
第4步:组织座谈,找准存在问题
在调研检查过程中,通渭县人大常委会坚持适时召开各个层面的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逐条梳理和归纳整理,为撰写调研检查报告做好准备。
针对县城规划区内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屡禁不止的工作乱象,县人大常委会及时调整增加了对县城区建设管理与违法建设整治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的监督议题。调研组成员在深入部分违法建设施工场地,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全面了解掌握基本情况后,及时组织召开了部分人大代表、群众代表、离退休老干部参加的座谈会,与会人员踊跃发言,直面问题,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如针对利益驱动明显,违法建设突出;部门配合不力,执法力度不大;缺乏机制约束,违法势头蔓延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利益导向机制,从严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加大违法建筑整治力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强大舆论声势的建议。这些建议提得准、有价值,大部分都被调研组吸收采纳。
第5步:听取报告,形成审议意见
通渭县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时,严格按照会前、会中、会后三个时间段认真审议各项工作报告。
对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正式确定,《制度》分六个步骤进行了规范,即: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前,相关工作机构将各方面对该项工作的意见予以汇总,交“一府两院”研究并在报告中作出回应;“一府两院”在常委会举行会议前,将报告送交有关专委会或者常委会工作机构征求意见,对报告再进行修改;召开主任会议,对调研检查报告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形成最终报告;根据调研情况,确定3~5名组成人员为常委会会议审议发言人;在常委会会议上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和调研检查报告,组成人员对此进行审议发言或提交书面审议意见;由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结合常委会审议情况,整理后形成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意见,在常委会会议后十日内以《审议意见书》的形式交由“一府两院”研究处理。
第6步:督办整改,确保落实到位
《制度》规定,对审议意见由分管主任和相关委室负责人深入“一府两院”及现场进行跟踪督办;审议意见承办机关应当在3个月内,将研究处理情况向人大有关专委会或者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后,形成办理情况报告,向人大常委会进行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对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过半数不满意的,责成办理单位重新办理,并再次报告。被责成重新办理并再次报告的,县人大常委会区别不同情况作出责令限期整改、书面检查、通报批评等形式的处理决定;主任会议认为必要时,可以依法启动询问、质询、组织特定问题调查等监督措施。孙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