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喝上了干净卫生水——环县人大代表“水”建议办理工作纪实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6-10-18 19:59:39
“黄河水通过自来水管终于通到了家里,我们期盼已久的事,今年就实现了。”在甜水镇鲁掌村,群众高兴地向甘肃省环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建议督办组成员说道。
环县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说:“近5年来,人大代表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非常关注,提出的‘水’建议呈逐年上升趋势,县人大常委会积极督办和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提出的16件‘水’建议均得到了较好的办理。”
打破发展瓶颈,人大代表密切关注农村饮用水安全
环县位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带,自然条件严酷,干旱少雨,年均降雨量在300毫米左右,特别是环县北部山区人畜饮水十分困难。2012年,期盼已久的扬黄续建二期工程竣工,黄河水缓缓注入了县内张南湾水库,彻底解决了环县县城用水紧缺的问题。
可是,环县地域辽阔,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3%,虽然以前通过大力实施人饮水窖工程和机井工程,基本保障了正常年景下人畜饮水,但是窖水卫生不达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越来越成为束缚农村种养殖业发展的“瓶颈”。群众对水资源的渴望越来越迫切,这引起了人大代表的密切关注。
2012年,在环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王治全、李亚奇、马钊、孙德珍、郑玉蓉等11名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甜水镇城区供水的建议》;孙宏洲、米生珍、张志宏、康保社等12名代表提出《关于解决毛井街道生活用水的建议》。交办会后,县政府和县主管部门安排专门责任领导,深入乡镇现场搞规划设计,衔接争取项目,投资1785万元实施了甜水镇街道供水工程。毛井镇街道供水工程已完成可研报告,上报有关部门待批,答复代表两年内予以办理。
人代会再次提出“水”建议,县政府积极落实解决
扬黄工程一期和二期项目涉及环县北部的11个乡镇,尽管主管线已规划建设,但涉水乡镇城区无供水管网,机关单位及街道群众使用扬黄水仍不方便,致使国家投资几亿元的项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2013年,在环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杨保林、韩旺军、尚红锁、安正江、何让莉等11名代表提出了《关于争取实施扬黄涉水乡镇城区供水管网工程的建议》,同时,还有其他代表提出了涉“水”建议4条。
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向上建议争取立项,当年实施了川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该工程概算总投资1934万元,水源为张南湾水库黄河水,设计供水规模1621m3/d,新建200立方米蓄水池2座、500立方米蓄水池1座,埋设各类配水管道500.2公里,供水范围涉及环县洪德乡、环城镇、木钵镇及曲子镇4个乡镇沿川18个行政村、90个自然村。另外,扬黄续建工程供水主管线已铺设到四合塬、耿湾、山城、秦团庄、甜水、南湫、虎洞、罗山、小南沟等9个乡镇。
县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力促群众如愿喝上干净水
2014年,环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代表们继续关注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认为扬黄续建工程供水主管线已铺设到县北9个乡镇,这些乡镇的部分农村地区已达到安装自来水入户的条件。会上,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其中,郝兴中、杨贵银、韩旺军、李怀玺等10名代表提出《关于加快扬黄工程受水区供水管沿线自来水入户步伐的建议》,被列为议案。县人大常委会及时转交县政府进行办理,并明确为县人大常委会当年重点督办件,要求县政府和承办单位优先考虑、提早安排、重点办理,从财力、人力、物力上给予倾斜,使代表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到较好解决,使群众的愿望早日得以实现。该议案由县水务部门承担办理任务,在得到批复后,于2014-2015年实施完成了甜水南湫农村供水工程。工程概算总投资4013万元,设计供水规模1643.93m3/d。共敷设管道273.677公里,设置自动化控制加压泵站5座、高位水池4座。两个乡镇7个行政村的3270人和甜水镇、南湫乡街道3983名农村群众如愿喝上了干净水。
2015年,环县政府乘精准扶贫政策机遇的东风,顺利办理了环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上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解决虎洞、毛井镇街道个体户及乡直单位用水困难的建议》等3条“水”建议,实施了虎洞、车道、毛井3个乡镇的农村供水工程。工程概算总投资10010万元,解决了3个乡镇10个行政村5890人的饮用水问题,改善和解决了3个乡镇街道居民18450人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问题。
人大代表:将继续关注、继续呼吁,直到所有群众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目前,还有7个乡镇农村地区没有通上自来水,我们将继续关注、继续呼吁,直到我县所有农村地区群众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县人大代表杨树东说。代表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6年初,环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后,3件“水”建议成为县人大常委会向县政府转交办理的重点建议。根据代表建议内容,县政府通过定期召开专门会议,明确项目建设时限要求,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按计划推进山城、洪德、罗山川小南沟、耿湾秦团庄四合塬4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县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分片包乡,定期过问,分阶段多次进行现场督办;主办部门倒排工期、压茬推进,避免停工窝工、拖延工期。据悉,该工程可使7个乡镇35个行政村5812户群众有望在年底实现通自来水的愿望。
环县水务局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3.5亿元,解决了15.7万人的饮用水困难问题(其中县城居民7.7万人、农村人口5.8万人、乡镇街道居民2.2万人),加上今年正在建设的4处工程解决的4.5万人,累计可解决县城及16个乡镇87个行政村20.2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郝兴永 杨洁
环县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说:“近5年来,人大代表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非常关注,提出的‘水’建议呈逐年上升趋势,县人大常委会积极督办和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提出的16件‘水’建议均得到了较好的办理。”
打破发展瓶颈,人大代表密切关注农村饮用水安全
环县位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带,自然条件严酷,干旱少雨,年均降雨量在300毫米左右,特别是环县北部山区人畜饮水十分困难。2012年,期盼已久的扬黄续建二期工程竣工,黄河水缓缓注入了县内张南湾水库,彻底解决了环县县城用水紧缺的问题。
可是,环县地域辽阔,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3%,虽然以前通过大力实施人饮水窖工程和机井工程,基本保障了正常年景下人畜饮水,但是窖水卫生不达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越来越成为束缚农村种养殖业发展的“瓶颈”。群众对水资源的渴望越来越迫切,这引起了人大代表的密切关注。
2012年,在环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王治全、李亚奇、马钊、孙德珍、郑玉蓉等11名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甜水镇城区供水的建议》;孙宏洲、米生珍、张志宏、康保社等12名代表提出《关于解决毛井街道生活用水的建议》。交办会后,县政府和县主管部门安排专门责任领导,深入乡镇现场搞规划设计,衔接争取项目,投资1785万元实施了甜水镇街道供水工程。毛井镇街道供水工程已完成可研报告,上报有关部门待批,答复代表两年内予以办理。
人代会再次提出“水”建议,县政府积极落实解决
扬黄工程一期和二期项目涉及环县北部的11个乡镇,尽管主管线已规划建设,但涉水乡镇城区无供水管网,机关单位及街道群众使用扬黄水仍不方便,致使国家投资几亿元的项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2013年,在环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杨保林、韩旺军、尚红锁、安正江、何让莉等11名代表提出了《关于争取实施扬黄涉水乡镇城区供水管网工程的建议》,同时,还有其他代表提出了涉“水”建议4条。
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向上建议争取立项,当年实施了川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该工程概算总投资1934万元,水源为张南湾水库黄河水,设计供水规模1621m3/d,新建200立方米蓄水池2座、500立方米蓄水池1座,埋设各类配水管道500.2公里,供水范围涉及环县洪德乡、环城镇、木钵镇及曲子镇4个乡镇沿川18个行政村、90个自然村。另外,扬黄续建工程供水主管线已铺设到四合塬、耿湾、山城、秦团庄、甜水、南湫、虎洞、罗山、小南沟等9个乡镇。
县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力促群众如愿喝上干净水
2014年,环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代表们继续关注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认为扬黄续建工程供水主管线已铺设到县北9个乡镇,这些乡镇的部分农村地区已达到安装自来水入户的条件。会上,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其中,郝兴中、杨贵银、韩旺军、李怀玺等10名代表提出《关于加快扬黄工程受水区供水管沿线自来水入户步伐的建议》,被列为议案。县人大常委会及时转交县政府进行办理,并明确为县人大常委会当年重点督办件,要求县政府和承办单位优先考虑、提早安排、重点办理,从财力、人力、物力上给予倾斜,使代表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到较好解决,使群众的愿望早日得以实现。该议案由县水务部门承担办理任务,在得到批复后,于2014-2015年实施完成了甜水南湫农村供水工程。工程概算总投资4013万元,设计供水规模1643.93m3/d。共敷设管道273.677公里,设置自动化控制加压泵站5座、高位水池4座。两个乡镇7个行政村的3270人和甜水镇、南湫乡街道3983名农村群众如愿喝上了干净水。
2015年,环县政府乘精准扶贫政策机遇的东风,顺利办理了环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上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解决虎洞、毛井镇街道个体户及乡直单位用水困难的建议》等3条“水”建议,实施了虎洞、车道、毛井3个乡镇的农村供水工程。工程概算总投资10010万元,解决了3个乡镇10个行政村5890人的饮用水问题,改善和解决了3个乡镇街道居民18450人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问题。
人大代表:将继续关注、继续呼吁,直到所有群众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目前,还有7个乡镇农村地区没有通上自来水,我们将继续关注、继续呼吁,直到我县所有农村地区群众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县人大代表杨树东说。代表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6年初,环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后,3件“水”建议成为县人大常委会向县政府转交办理的重点建议。根据代表建议内容,县政府通过定期召开专门会议,明确项目建设时限要求,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按计划推进山城、洪德、罗山川小南沟、耿湾秦团庄四合塬4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县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分片包乡,定期过问,分阶段多次进行现场督办;主办部门倒排工期、压茬推进,避免停工窝工、拖延工期。据悉,该工程可使7个乡镇35个行政村5812户群众有望在年底实现通自来水的愿望。
环县水务局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3.5亿元,解决了15.7万人的饮用水困难问题(其中县城居民7.7万人、农村人口5.8万人、乡镇街道居民2.2万人),加上今年正在建设的4处工程解决的4.5万人,累计可解决县城及16个乡镇87个行政村20.2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郝兴永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