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的滚球app下载_欧洲足球锦标赛-外围体育

图片

环县:连续四年“一号建议”关注环境治理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6-10-21 21:09:22

  本报讯 (通讯员 郝兴永 杨洁)近年来,甘肃省环县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特别是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随着城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县城面山泥石流灾害频发、新区生态绿化滞后、垃圾乱倒乱扔、规划区乱搭乱建等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引起群众的普遍关切,也受到了人大代表的重视,不断将这些问题带到人代会上。连续四年,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议被县人民代表大会列为“一号建议”,县人大常委会强力督办,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办理,受到群众好评。

  环县县城东山长期以来生态脆弱,自然涵养雨水的能力较差,加之有七个沟道直通县城老街区,每遇强降雨,山洪暴发,淤泥阻塞地下排水系统,导致泥石流涌入城区街面,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其中七里沟流域防洪工程为上世纪50年代修建,水库库容减少,防洪能力降低,已经影响到了县城安全。对此,2013年环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郝兴中、张海涛、李亚奇、相里瑾、潘淑萍等33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对七里沟流域及县城东山进行生态综合治理的建议》。该建议被大会确定为“一号建议”。

  建议的办理受到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提出治理方案,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由于该建议涉及七里沟流域和县城东山生态综合治理两个方面的办理内容,县政府确定七里沟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主要由县水保局负责实施。项目总投资1852.92万元,完成治理面积386公顷;县城东山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主要由县东山办负责实施。县财政投资2400多万元,完成治理面积6.7平方公里,其中已绿化面积6500亩。投资373.72万元,建成100-200立方米蓄水池8座、50立方米蓄水池19座、泵房2间,并配套建设沉淀、引水、排水、溢流系统,铺设供水管线38293米。累计修建水平阶40.8万米、鱼鳞坑35万穴、反坡槽5.5万米,可以完全拦截瞬间50毫米降雨量,达到了“当年水不下山、两年泥不出沟”的治理目标。

  2014年,环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尚红锁、韩旺军、敬丽萍、安振江等13名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加快县城规划区生态治理的建议》,被大会列为“一号建议”。该建议对于改善县城生态人文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收到建议后,县政府及时安排,确定由县园林局和县林业局具体办理。县园林局协调有关部门进行了现场勘查和地形图测绘,委托陕西唐荣园林设计院,结合30里环江旅游风情线总体规划,完成了风情线南环路至合道路段10.7万平方米的绿化建设方案设计和城南新区8条市政道路的绿化建设方案设计。工程概算投资3400万元,分两年逐步完成了绿化、硬化、供排水、景观建筑、雕塑、园林小品等工程。县林业局抓住春季植树造林的时机,组织县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共栽植3年生容器袋油松苗木63000株,完成绿化面积500亩。建议办理完成后,县政府主动邀请百名市、县人大代表进行了现场视察观摩,受到了代表的一致好评。

  随着环江风情线项目的实施,环江两岸已成为县城居民健身休闲的主要场所,但右岸卫生脏、乱、差,严重影响群众的生活环境和县城的形象。群众有反响,代表就有关注。2015年,环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王学敬、徐万峰、梁钧洲、刘永斌、鄂向红、赵永刚等24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实施环江右岸河对坡至赵沟门段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议》,该建议同样被大会列为“一号建议”。县人大常委会及时交付县政府进行办理,并明确为当年重点督办的建议之一。县政府确定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承办。县城建部门以当时正在开展的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为契机,多次现场察看,与相关领导、镇村及有关部门共商治理方案。确定由环城镇负责该区域河道和村庄周围垃圾清运,建成垃圾箱、公厕,确保卫生设施到位,明确专人清扫保洁。同时,县住建局委托有关设计院编制完成该区域规划,编制了该区域景观、游览道、河堤护栏等方面的设计文件,工程概算投资210万元,完成了3000米路段的护栏安装、人行道及路灯安装,解决了该区域无护栏、无人行道、无亮化设施、与环江左岸不配套、行人休闲无回路问题,较好地改善了县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状况。

  211国道纵穿环县境内,国道两侧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废旧地膜、生活垃圾等随处可见,颇受群众诟病。2016年,环县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慕学龙、刘波、杨力、王海峰、赵占龙、黄卫峰等33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对211国道曲甜沿线进行环境综合整治的建议》,该建议也被大会列为“一号建议”。在代表建议交办会上,县人大常委会对“一号建议”的办理提出了具体时限和质量要求,并明确提出进行重点督办。县政府随即召开专门会议,制订专题方案,分工安排,明确责任,列支专项资金,开展专项整治。该建议由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牵头办理,国道沿线6个乡镇配合,从五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整治:一是清理“三堆两废”,清理垃圾堆、柴草堆、杂物堆356处;清理废弃庄基、废旧房屋及残墙断壁22处。二是实施绿化工程,县林业局累计投资338万元,补植绿化沿线面山3.38万亩;投资155万元,补栽曲子至县城公路行道树38公里。三是实施美化工程,县环保局累计投入300多万元,在211国道沿线平整、修补、涂白墙面54075.2平方米,砖砌围墙5031.4米,安置隔离护栏5031.4米,县委宣传部对刷白后的墙体进行了美化。四是整治“桥隧涵”,县公路段累计投入1339万元,清挖桥涵淤泥垃圾32206.78立方米,疏通急流槽2450米,疏通排水渠1892米,桥梁锥坡勾缝39883.2平方米,新修排水渠设施670米,夯填水毁土方4771.8立方米,整修路容路貌120多公里。五是整治交通安全,县公安交通部门在重点路段新增瞬间测速系统2套、车速反馈仪4套、提示牌面4个、减速带15处。今年8月,县人大常委会对建议进行了督办,县政府及相关办理部门向人大代表进行了现场答复。由于办理时间短、办理质量高,该建议办理工作被人大代表评为今年办理的典型建议。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对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在人代会上确定为‘一号建议’,并通过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包办、现场督办、人大代表参与等方式进行督办,督促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办理,最终合力推动城乡生态人文环境得到极大改观,回应了群众的普遍关切。”环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万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