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的滚球app下载_欧洲足球锦标赛-外围体育

图片

党委重视 人大主动 政府支持 兰州市红古区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6-11-02 20:50:17

  近年来,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解放思想,结合区情实际,努力探索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新途径,形成了“党委重视人大、政府支持人大、多方配合人大、人大依法履职”的工作格局,为加快民主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区进程、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区委高度重视人大工作

切实加强领导

  思想上深化。红古区委多次召开常委会、书记办公会、中心组学习会,认真学习贯彻省、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召开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表彰会,表彰奖励了21名履职突出的区十七届人大代表和5名先进人大工作者,在红古电视台、《掌上红古》报道区人大常委会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稿件近百篇,人大地位和工作重要性得到了有效加强。区委党校对区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命干部开展关于依法治国、监督法等方面的培训,有效提升了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

  履职上支持。凡属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均依法由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决定,红古区委不包办、不取代。邀请人大代表参加全区经济工作会、专项工作会等全区性重要会议,积极听取人大代表及区人大常委会调研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并对相关重点意见建议办理情况进行专项督查,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得到有效落实,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制度上保障。红古区委安排区委副书记联系人大工作。建立健全定期研究人大工作、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列席区委常委会议、镇街年终考核听取人大工作汇报等10多项制度。专题研究解决了“人大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工作站”建设、区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立、镇街人大副职配备等方面的问题。干部任命,事先征求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意见,重视人大干部交流使用。近年来,先后有4名区人大委办负责人到区司法局、区民政局等部门主要岗位任职,3名一般干部得到了提拔使用,区人大常委会“80后”委办负责人达到3人。

“一府两院”强化人大意识

依法服务发展

  政府积极支持人大工作。红古区政府坚持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主动专题汇报窑街沉陷区综合治理、海窑隧道建设、棚户区改造、污水处理厂建设等重大事项,积极配合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调研视察等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的审议意见,人大监督和重大事项决定得到有效落实。在区级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逐年提高代表活动和“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工作站”建设经费标准,对涉及人大干部培训、外出考察等活动经费实行据实列支,切实保障了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

  法检“两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红古区法检“两院”建立落实日常工作定期汇报、重点工作专题汇报、人事任免事先报告、重大案件及时报告等制度,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参加工作评议,视察区法院办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刑事审判和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情况,以及区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落实民事与行政案件监督等专项工作,并认真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审议意见,积极服务人大换届选举监督工作,有力促进了全区司法公正,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认真办理代表意见建议。“一府两院”主动对接区人大常委会进行代表意见建议交办工作,并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意见建议办理工作,靠实工作责任,强化办理措施,明确办结时限,突出跟踪问效,办成了村级卫生所、平价蔬菜直销点建设等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均在规定时限内办结,代表对意见建议办理的满意率达到100%。

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高效履行职权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红古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定期开展执法监督,适当扩大参加视察调研的代表范围,通过审议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工作评议等形式,集中开展了对职业教育法、人民调解法、食品安全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和对财政预算、园区建设、司法建设、生态治理等工作的监督。积极探索强化跟踪监督新办法,逐步完善审议意见办理情况再报告、再审议及满意度测评等工作流程,克服了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重转办、轻落实问题。

  丰富代表履职载体。红古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通过每年举办4期培训班和执法检查前的针对性培训,全面提升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的依法履职能力。制定《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履职及服务办法》《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工作安排意见》等制度办法,每年6月集中开展“代表建议督办月”活动,每年年终开展1次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人大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工作站”坚持每月开展1次“选民接待日”活动,集中听取代表意见建议办理、代表履职情况和群众意见诉求,有效激发代表履职主动性。

  开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红古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率先垂范,每年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服务”帮扶解困活动,协调落实小额贷款等扶持资金770万元,实施王家口村提灌工程、村级办公阵地建设等帮扶项目60余项,联系劳务输出210人。同时,动员全区五级人大代表发挥行业和岗位优势,开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共协调落实项目资金1560万元,入户义诊20多次,解决就业460多人,修建改造道路23公里,化解矛盾纠纷170多起,提升了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影响力。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红古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坚持推行“能力素质提升年”活动和“一周两学”制度,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动员机关干部在中央和省市级人大报纸杂志刊登理论研究、经验交流方面的稿件35篇,在全市率先完成了320万字的《红古区人大志》编纂工作。严格落实区委“976”党风廉政主体责任体系,组织开展32次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约谈,约谈256人次,梳理党风廉政风险点7条,提出防控措施10条,努力营造以作风促工作、以工作强作风的人大工作良好氛围。

  红古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还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落实人大任命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和向宪法宣誓制度,实现了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的有机统一;落实中心发言人制度,有效解决了常委会会议审议中的“跑题”“冷场”现象;落实常委会领导定期接访制度,受理个体来信来访15件35人次,群访3批85人次,下访8件,办理市人大常委会转办信件3件,化解了一批涉法涉诉矛盾纠纷。

  扎实开展换届工作。认真领会省、市、区换届选举精神,严格把握选民登记、候选人公示、投票选举等环节法定程序,按照代表结构要求,选举产生132名区十八届人大代表、205名新一届镇人大代表,指导4个镇召开新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镇人大、政府班子成员共23名。特别是在换届选举全过程,红古区委和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召开会议、工作约谈等方式,组织各选委会、联络组和各选区负责人观看警示片《镜鉴》,认真学习“九严禁”等换届纪律,剖析衡阳、南充和辽宁案件,深刻汲取经验教训,确保换届选举风清气正。常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