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保障一加强”让人大工作有为有位有威——甘肃省清水县委贯彻落实省、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纪略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7-08-10 08:58:23
5月10日,甘肃省天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清水县委书记刘天波带领150多名清水县十七届人大代表,深入永清镇张杨村、白沙镇马沟村及镇“人大代表之家”、秦亭镇赵尧村等19个视察点,对全县重点工作进行了视察。每到一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都详细汇报有关情况。
清水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周伟东介绍说:“县委书记带领县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这在清水县尚属首次。”
周伟东说,自2016年换届以来,清水县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把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召开县委人大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中共清水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先后两次听取县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工作汇报,积极为人大依法履职创造条件、提供支持。特别是县委书记刘天波高度重视人大工作,把人大工作纳入全县工作总体布局进行谋划、定位,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研究支持人大工作的新措施、新办法和新机制,使全县人大工作有为、有位、更有威。
强化工作保障:召开县委人大工作会议,为人大工作鼓劲助力
2017年1月11日,清水县轩辕宾馆北二楼会议室座无虚席,清水县委人大工作会议在这里召开。清水县委全体常委、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县政府组成人员、县政协主要领导、县法检“两长”、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乡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乡镇长共计100余人出席了会议。两个乡镇的党委书记、两个乡镇的人大主席分别作了表态发言。
刘天波讲话指出,要把人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工作总体布局,加强对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对重点工作的统筹指导,确保人大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自主、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县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听取一次县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工作汇报,专题研究人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每届县委任期内至少召开一次人大工作会议,为人大了解全局情况、依法履行职责创造必要条件。人大和“一府两院”虽然分工不同,但目标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人大监督“一府两院”是一种制度安排,根本目的是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共同完成党委提出的目标任务。县人大常委会要善于抓大事、议大事、督大事,把监督重心放在推动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上,放在推动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的正确行使上,放在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上,重点加强对权力运行、公共资源配置、重大项目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监督,加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预算执行及财政决算、专项资金使用、非税收入收支管理的监督,促进“一府两院”依法履行职责。
据了解,这是近年来清水县规格最高的一次人大工作会议,会议为人大工作鼓劲助力,开创了全县人大工作新局面。
——县委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人大工作纳入全县工作总体布局,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考核。建立人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法院、县检察院一名副职领导、办公室主任和组织、宣传、编办、人事、财政等部门负责人组成,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和开展工作中需要协调的事项,协助解决人大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支持县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支持县乡人大搞好自身建设,优化人大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结构,完善人大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及各类议事程序,保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据了解,清水县委人大工作会议后,刘天波已先后10多次听取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工作汇报,在县委召开的相关会议上多次要求全县各级组织重视人大工作,支持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并亲自参加了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视察活动。
——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委的决策部署,研究具体的落实意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和省、市、县委保持高度一致;讨论决定地方权力机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重大事项,由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报县委同意后,再按法定程序进行;其他重要问题,先由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研究讨论后再按法定程序办理;围绕县委提出的“14651”发展战略,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工作、精准扶贫互助资金落实情况的汇报,对5项工作进行了视察,提出意见建议50多条。制定下发了《清水县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联系指导乡镇人大及代表工作的通知》,指导各乡镇人大建设“人大代表之家”81个。
——县“一府两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主动向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县政府向县人大常委会专题汇报了社会治安管理和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工作审议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的汇报。
周伟东介绍说:“清水县委人大工作会议后,县委注重协调人大与政府、‘两院’的关系,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政府、‘两院’认真履行法定职责,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全县形成了各自发挥职能作用、共同团结奋斗、协调共进的良好局面。”
强化组织保障:党委、人大、政府之间干部交流成为常态
3月,清水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秘书刘志斌被提拔到山门镇任职,这是本届人大换届以来,县人大常委会机关提拔的第二名副科级干部。2016年换届时,清水县白驼镇人大主席王永强被交流到陇东乡任乡长。王永强原来在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后来提拔到乡镇任副书记、人大主席。谈到任职时,王永强非常高兴,他说:“我在县人大常委会机关时主要负责文秘工作,养成了认真细致的工作习惯。在乡镇工作时,我一直保持在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工作时的作风,在人大工作、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精准扶贫、维稳信访、包片驻村等各项工作中,都能够认真负责、有始有终地干好各项工作。这次组织对我的任用,既是对我的信任,也体现了县委对人大干部的关爱。”
据了解,近年来,清水县有2名乡镇人大主席被转任为乡镇长,10名乡镇党委副书记被提拔为人大主席,2名人大主席交流到县政府组成部门任职,1名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人员被提拔为乡镇人大主席,2名县人大常委会秘书被提拔到副科级领导岗位,1名县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交流到政府部门任职,2名县委部门负责人交流到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1名县政府直属机构负责人交流到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党委、人大、政府之间干部交流已成为常态。
与此同时,清水县委还非常重视人大机构建设,换届时设立了县人大法制、财政经济两个专门委员会;县人大常委会增设城建环保工作委员会。今年1月,各乡镇设立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办公室,作为本乡镇内各级人大代表的联络机构和人大工作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承办代表联络、组织代表开展活动、督办代表建议和乡镇人大日常工作等事宜。乡镇人大办公室配备有专门工作人员,一、二类乡镇配备4名专兼职工作人员,三类乡镇配备2名专兼职工作人员。
清水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杨德元介绍说,近年来,县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为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增加了4名事业编制,各工作委员会配备主任、副主任、工作人员各1名。县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一般以党政部门转任干部为主;县人大常委会各工作机构负责人,一般以人大常委会机关熟悉精通人大业务的干部担任为主,保持了人大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县委也十分重视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的培训,通过轮岗培训、挂职锻炼、在职学习等形式,提高人大干部整体素质。
对此,周伟东非常自豪。他说:“县委重视选拔人大干部,是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同时,县委也加大了对乡镇人大干部的交流使用力度,选配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干部担任人大主席,选配业务能力强、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从事人大工作。换届以来,全县18个乡镇都配备了人大主席,1个乡镇配备了人大副主席,部分乡镇人大主席被交流到有关乡镇和县直部门担任党政领导,激发了乡镇人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各乡镇人大都配备了人大办公室主任,选配2名至4名同志作为专兼职人大干事,办理日常业务,协助人大主席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等活动,登记受理反馈代表及群众意见建议,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强化经费保障:人大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清水县人大代表马平刚是白沙镇马沟村党支部书记,于今年5月9日至11日参加了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培训班。培训结束后,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给他发了150元的误工补贴,培训过程中安排车辆统一接送。谈到这件事情时,马平刚感慨地说:“我平时参加好多会议,只有人大代表培训、视察、开会才发放误工补贴。”他说,这样做,能使自己踏实地放下手中的农活,专心参加培训。
据了解,清水县委人大工作会议后,清水县委明确要求落实农村人大代表参加人大会议、代表活动的误工补贴和交通补助,切实保证代表履行职务和开展活动的需要。同时,清水县委要求把县乡人大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提高县人大代表活动经费;乡镇人代会及乡镇人大代表活动经费,也要列入财政预算,及时拨付、专款专用。
周伟东介绍说,根据法定职权和履职需要,清水县人大常委会分级制定了县乡人大工作经费标准、法定会议经费标准、集中视察专题调研经费标准、督办代表意见建议经费标准、代表活动经费标准和代表履职补助补贴标准,将各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逐步提高,足额保证人大工作经费和代表活动经费。代表活动经费由县人大常委会和乡镇人大统一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人大代表依法参加代表活动,其所在单位必须给予时间保障,有固定收入的代表按正常出勤对待,享受所在单位的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没有固定收入的代表参加会议和代表活动时,要给予一定误工补贴,发放标准相当于全县平均工资标准。
加强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乡镇人大工作开创新局面
刘天波在清水县委人大工作会议上提出,各乡镇党委要高度重视人大工作,按照乡镇人大自身建设标准化、履职行为规范化、代表活动经常化的“三化”建设目标,着力落实“六有四明确”要求,即:确保乡镇人大有机构人员、有活动阵地、有职责制度、有工作计划、有活动开展、有资料档案,进一步明确乡镇人大主席团的构成、明确乡镇人大主席团的职责、明确乡镇人大办公室的规范运行机制、明确县人大常委会对乡镇人大的联系指导机制;要高度重视乡镇“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做到建议在一线收集、问题在一线解决、作用在一线发挥,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回应、群众利益得到切实维护。按照县委人大工作会议的要求,清水县各乡镇立即行动起来,加强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开创了乡镇人大工作新局面。
白沙镇整合20间350平方米房屋作为镇人大办公和代表活动用房,设置“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接待室、人大主席团会议室、人大代表书画室、人大办公室、人大代表活动室、人大代表电子阅览室、人大主席室、人大干事室,配备电脑8台,购置投影仪、桌椅等办公设施,制作了14项制度牌、代表公示栏、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和代表联系选民网络图、人大代表联系精准扶贫户网络图、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代表联系贫困户网络图等各种上墙版面,填写了“五册六簿两记录”等10多种资料。
金集镇党委每月研究一次人大工作,坚持重大决策听取代表意见制度,及时召开政情通报会,向代表通报全镇各项工作。镇党委书记高文带领全镇5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开展2次视察活动,召开3次党委会落实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人大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加强。
红堡镇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代表述职、学习培训、接待选民和代表小组活动,开展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人大代表之家”接待约见活动广泛开展,形成了以镇人大为中心、以选民为核心、以代表为轴心的代表闭会期间意见建议反映途径,搭建起了选民、代表、党委政府层级联动的平台。
黄门镇建设了高标准的小河村“人大代表之家”,建设有村史馆和高规格的文化广场,代表在“家”开展代表活动,组织代表开展视察活动2次,在广场举行文体活动,代表作用进一步发挥。
周伟东介绍说,清水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建立了联系指导制度,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分别联系指导一个或几个乡镇的人大工作,常委会组成人员分别联系2名至5名市、县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结合全县中心工作,定期不定期地深入所联系乡镇,指导乡镇人大落实省、市、县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规范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等监督工作,督促完善“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和代表开展活动,协调解决乡镇人大自身建设以及“人大代表之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指导乡镇按照有机构人员、有活动阵地、有职责制度、有工作计划、有活动开展、有档案资料的“六有”标准落实硬件建设。
周伟东说,由于县委和乡镇党委的重视,清水县按每个乡镇不低于3间45平方米的要求,落实了人大办公室和乡镇“人大代表之家”活动场所,配备了电脑、办公桌椅、档案柜等基本办公设施。同时,按照代表开展活动就近便利的原则,对原有48个“人大代表工作站”进行调整,新建了15个“人大代表之家”,使全县“人大代表之家”达到81个,每个“人大代表之家”设若干人大代表小组,做到人大代表小组覆盖乡镇所辖的所有选区。在乡镇和村级“人大代表之家”,分别按照“五册六簿两记录”和“两册两簿一记录”的模式建立工作台账。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计划、“人大代表之家”活动计划,各乡镇人大按照“一月一联系、一季一活动、一年两会议”的要求开展活动。健全完善了乡镇人大工作五个流程图(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流程图、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决定重大事项流程图、乡镇人大工作评议流程图、乡镇人大代表视察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流程图、乡镇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和群众流程图)、五项职责(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职权、人大代表主要职责、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职责、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办公室工作职责)、八项制度(县乡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制度、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人大代表联系接待选民制度、县乡人大代表视察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制度、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代表建议意见办理制度、县乡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八个一”工作制度、“人大代表之家”活动制度),并按相关内容分别悬挂上墙,促进乡镇人大运行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周伟东说,截至目前,全县18个乡镇都举办了新一届人大代表培训班,培训代表1000多人次,组织代表视察20多次,提出意见建议300多条,开展了代表政情通报会、代表述职等活动,乡镇人大工作开创了崭新局面。牟永祥
清水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周伟东介绍说:“县委书记带领县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这在清水县尚属首次。”
周伟东说,自2016年换届以来,清水县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把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召开县委人大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中共清水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先后两次听取县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工作汇报,积极为人大依法履职创造条件、提供支持。特别是县委书记刘天波高度重视人大工作,把人大工作纳入全县工作总体布局进行谋划、定位,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研究支持人大工作的新措施、新办法和新机制,使全县人大工作有为、有位、更有威。
强化工作保障:召开县委人大工作会议,为人大工作鼓劲助力
2017年1月11日,清水县轩辕宾馆北二楼会议室座无虚席,清水县委人大工作会议在这里召开。清水县委全体常委、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县政府组成人员、县政协主要领导、县法检“两长”、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乡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乡镇长共计100余人出席了会议。两个乡镇的党委书记、两个乡镇的人大主席分别作了表态发言。
刘天波讲话指出,要把人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工作总体布局,加强对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对重点工作的统筹指导,确保人大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自主、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县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听取一次县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工作汇报,专题研究人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每届县委任期内至少召开一次人大工作会议,为人大了解全局情况、依法履行职责创造必要条件。人大和“一府两院”虽然分工不同,但目标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人大监督“一府两院”是一种制度安排,根本目的是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共同完成党委提出的目标任务。县人大常委会要善于抓大事、议大事、督大事,把监督重心放在推动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上,放在推动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的正确行使上,放在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上,重点加强对权力运行、公共资源配置、重大项目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监督,加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预算执行及财政决算、专项资金使用、非税收入收支管理的监督,促进“一府两院”依法履行职责。
据了解,这是近年来清水县规格最高的一次人大工作会议,会议为人大工作鼓劲助力,开创了全县人大工作新局面。
——县委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人大工作纳入全县工作总体布局,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考核。建立人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法院、县检察院一名副职领导、办公室主任和组织、宣传、编办、人事、财政等部门负责人组成,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和开展工作中需要协调的事项,协助解决人大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支持县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支持县乡人大搞好自身建设,优化人大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结构,完善人大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及各类议事程序,保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据了解,清水县委人大工作会议后,刘天波已先后10多次听取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工作汇报,在县委召开的相关会议上多次要求全县各级组织重视人大工作,支持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并亲自参加了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视察活动。
——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委的决策部署,研究具体的落实意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和省、市、县委保持高度一致;讨论决定地方权力机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重大事项,由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报县委同意后,再按法定程序进行;其他重要问题,先由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研究讨论后再按法定程序办理;围绕县委提出的“14651”发展战略,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工作、精准扶贫互助资金落实情况的汇报,对5项工作进行了视察,提出意见建议50多条。制定下发了《清水县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联系指导乡镇人大及代表工作的通知》,指导各乡镇人大建设“人大代表之家”81个。
——县“一府两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主动向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县政府向县人大常委会专题汇报了社会治安管理和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工作审议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的汇报。
周伟东介绍说:“清水县委人大工作会议后,县委注重协调人大与政府、‘两院’的关系,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政府、‘两院’认真履行法定职责,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全县形成了各自发挥职能作用、共同团结奋斗、协调共进的良好局面。”
强化组织保障:党委、人大、政府之间干部交流成为常态
3月,清水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秘书刘志斌被提拔到山门镇任职,这是本届人大换届以来,县人大常委会机关提拔的第二名副科级干部。2016年换届时,清水县白驼镇人大主席王永强被交流到陇东乡任乡长。王永强原来在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后来提拔到乡镇任副书记、人大主席。谈到任职时,王永强非常高兴,他说:“我在县人大常委会机关时主要负责文秘工作,养成了认真细致的工作习惯。在乡镇工作时,我一直保持在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工作时的作风,在人大工作、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精准扶贫、维稳信访、包片驻村等各项工作中,都能够认真负责、有始有终地干好各项工作。这次组织对我的任用,既是对我的信任,也体现了县委对人大干部的关爱。”
据了解,近年来,清水县有2名乡镇人大主席被转任为乡镇长,10名乡镇党委副书记被提拔为人大主席,2名人大主席交流到县政府组成部门任职,1名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人员被提拔为乡镇人大主席,2名县人大常委会秘书被提拔到副科级领导岗位,1名县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交流到政府部门任职,2名县委部门负责人交流到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1名县政府直属机构负责人交流到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党委、人大、政府之间干部交流已成为常态。
与此同时,清水县委还非常重视人大机构建设,换届时设立了县人大法制、财政经济两个专门委员会;县人大常委会增设城建环保工作委员会。今年1月,各乡镇设立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办公室,作为本乡镇内各级人大代表的联络机构和人大工作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承办代表联络、组织代表开展活动、督办代表建议和乡镇人大日常工作等事宜。乡镇人大办公室配备有专门工作人员,一、二类乡镇配备4名专兼职工作人员,三类乡镇配备2名专兼职工作人员。
清水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杨德元介绍说,近年来,县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为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增加了4名事业编制,各工作委员会配备主任、副主任、工作人员各1名。县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一般以党政部门转任干部为主;县人大常委会各工作机构负责人,一般以人大常委会机关熟悉精通人大业务的干部担任为主,保持了人大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县委也十分重视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的培训,通过轮岗培训、挂职锻炼、在职学习等形式,提高人大干部整体素质。
对此,周伟东非常自豪。他说:“县委重视选拔人大干部,是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同时,县委也加大了对乡镇人大干部的交流使用力度,选配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干部担任人大主席,选配业务能力强、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从事人大工作。换届以来,全县18个乡镇都配备了人大主席,1个乡镇配备了人大副主席,部分乡镇人大主席被交流到有关乡镇和县直部门担任党政领导,激发了乡镇人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各乡镇人大都配备了人大办公室主任,选配2名至4名同志作为专兼职人大干事,办理日常业务,协助人大主席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等活动,登记受理反馈代表及群众意见建议,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强化经费保障:人大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清水县人大代表马平刚是白沙镇马沟村党支部书记,于今年5月9日至11日参加了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培训班。培训结束后,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给他发了150元的误工补贴,培训过程中安排车辆统一接送。谈到这件事情时,马平刚感慨地说:“我平时参加好多会议,只有人大代表培训、视察、开会才发放误工补贴。”他说,这样做,能使自己踏实地放下手中的农活,专心参加培训。
据了解,清水县委人大工作会议后,清水县委明确要求落实农村人大代表参加人大会议、代表活动的误工补贴和交通补助,切实保证代表履行职务和开展活动的需要。同时,清水县委要求把县乡人大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提高县人大代表活动经费;乡镇人代会及乡镇人大代表活动经费,也要列入财政预算,及时拨付、专款专用。
周伟东介绍说,根据法定职权和履职需要,清水县人大常委会分级制定了县乡人大工作经费标准、法定会议经费标准、集中视察专题调研经费标准、督办代表意见建议经费标准、代表活动经费标准和代表履职补助补贴标准,将各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逐步提高,足额保证人大工作经费和代表活动经费。代表活动经费由县人大常委会和乡镇人大统一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人大代表依法参加代表活动,其所在单位必须给予时间保障,有固定收入的代表按正常出勤对待,享受所在单位的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没有固定收入的代表参加会议和代表活动时,要给予一定误工补贴,发放标准相当于全县平均工资标准。
加强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乡镇人大工作开创新局面
刘天波在清水县委人大工作会议上提出,各乡镇党委要高度重视人大工作,按照乡镇人大自身建设标准化、履职行为规范化、代表活动经常化的“三化”建设目标,着力落实“六有四明确”要求,即:确保乡镇人大有机构人员、有活动阵地、有职责制度、有工作计划、有活动开展、有资料档案,进一步明确乡镇人大主席团的构成、明确乡镇人大主席团的职责、明确乡镇人大办公室的规范运行机制、明确县人大常委会对乡镇人大的联系指导机制;要高度重视乡镇“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做到建议在一线收集、问题在一线解决、作用在一线发挥,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回应、群众利益得到切实维护。按照县委人大工作会议的要求,清水县各乡镇立即行动起来,加强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开创了乡镇人大工作新局面。
白沙镇整合20间350平方米房屋作为镇人大办公和代表活动用房,设置“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接待室、人大主席团会议室、人大代表书画室、人大办公室、人大代表活动室、人大代表电子阅览室、人大主席室、人大干事室,配备电脑8台,购置投影仪、桌椅等办公设施,制作了14项制度牌、代表公示栏、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和代表联系选民网络图、人大代表联系精准扶贫户网络图、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代表联系贫困户网络图等各种上墙版面,填写了“五册六簿两记录”等10多种资料。
金集镇党委每月研究一次人大工作,坚持重大决策听取代表意见制度,及时召开政情通报会,向代表通报全镇各项工作。镇党委书记高文带领全镇5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开展2次视察活动,召开3次党委会落实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人大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加强。
红堡镇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代表述职、学习培训、接待选民和代表小组活动,开展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人大代表之家”接待约见活动广泛开展,形成了以镇人大为中心、以选民为核心、以代表为轴心的代表闭会期间意见建议反映途径,搭建起了选民、代表、党委政府层级联动的平台。
黄门镇建设了高标准的小河村“人大代表之家”,建设有村史馆和高规格的文化广场,代表在“家”开展代表活动,组织代表开展视察活动2次,在广场举行文体活动,代表作用进一步发挥。
周伟东介绍说,清水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建立了联系指导制度,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分别联系指导一个或几个乡镇的人大工作,常委会组成人员分别联系2名至5名市、县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结合全县中心工作,定期不定期地深入所联系乡镇,指导乡镇人大落实省、市、县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规范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等监督工作,督促完善“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和代表开展活动,协调解决乡镇人大自身建设以及“人大代表之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指导乡镇按照有机构人员、有活动阵地、有职责制度、有工作计划、有活动开展、有档案资料的“六有”标准落实硬件建设。
周伟东说,由于县委和乡镇党委的重视,清水县按每个乡镇不低于3间45平方米的要求,落实了人大办公室和乡镇“人大代表之家”活动场所,配备了电脑、办公桌椅、档案柜等基本办公设施。同时,按照代表开展活动就近便利的原则,对原有48个“人大代表工作站”进行调整,新建了15个“人大代表之家”,使全县“人大代表之家”达到81个,每个“人大代表之家”设若干人大代表小组,做到人大代表小组覆盖乡镇所辖的所有选区。在乡镇和村级“人大代表之家”,分别按照“五册六簿两记录”和“两册两簿一记录”的模式建立工作台账。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计划、“人大代表之家”活动计划,各乡镇人大按照“一月一联系、一季一活动、一年两会议”的要求开展活动。健全完善了乡镇人大工作五个流程图(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流程图、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决定重大事项流程图、乡镇人大工作评议流程图、乡镇人大代表视察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流程图、乡镇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和群众流程图)、五项职责(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职权、人大代表主要职责、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职责、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办公室工作职责)、八项制度(县乡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制度、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人大代表联系接待选民制度、县乡人大代表视察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制度、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代表建议意见办理制度、县乡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八个一”工作制度、“人大代表之家”活动制度),并按相关内容分别悬挂上墙,促进乡镇人大运行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周伟东说,截至目前,全县18个乡镇都举办了新一届人大代表培训班,培训代表1000多人次,组织代表视察20多次,提出意见建议300多条,开展了代表政情通报会、代表述职等活动,乡镇人大工作开创了崭新局面。牟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