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里铺镇:“五个强化”推动乡镇人大工作提质增效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24-05-15 17:36:00
近年来,临洮县八里铺镇人大紧紧围绕“依法履行职责,打造工作亮点,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目标,坚持做到“五个强化”,积极担当作为,为助推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不断推动全镇人大工作提质增效。

一、强化党的全面领导,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一是坚持党的理论武装。加强人大代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学习,提高代表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确保代表在履职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将党的领导摆在首位,紧紧围绕镇党委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大局,在思想认识上自觉服从党委领导,在日常行动上认真落实党委部署要求,科学谋划推进镇人大工作,动员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人居环境、信访维稳等中心工作,确保党的主张和重大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三是提升科学履职能力。坚持重大事项向党委请示报告制度,依法监督和支持政府各项工作,主动参与决策、协助监督和反映群众意见建议,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履职尽责共谋全镇追赶发展。
二、强化服务工作大局,增强人大监督质效。一是高质量开好人代会。每次召开人代会之前多频次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走访了解民意,为会议讨论掌握第一手资料。会议期间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组织会议,组织代表听取和审议镇政府、人大主席团等工作报告。镇人大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跟踪监督政府及相关中心(站所)将意见建议落到实处。三年来高质量办理涉及项目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民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113条,回访人大代表满意度达到98%以上。二是认真开展视察检查。镇人大紧跟镇党委重大决策部署,针对性地开展监督,及时组织人大代表对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和全镇重点工作进行执法检查和专项视察,促使法律法规高效执行,重点工作高质量落地见效。三是搞好评议述职活动。镇人大每年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工作评议,针对提出的意见建议,责成被评议单位定措施、定责任、定时限整改落实,有效推动镇政府、镇直单位、中心(站所)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坚持落实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引导代表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用心用情履职,主动接受监督,持续提升代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拓宽联系渠道,创新代表活动方式。一是开展代表联系选民活动。镇人大将“两联系”走访活动作为闭会期间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有效抓手,人大主席团成员全覆盖走访人大代表,动态掌握选民的“难心事、揪心事、烦心事”,每月确定一天为人大代表接待日,集中听取受理群众意见建议,各代表每月向镇人大至少反馈1条意见建议,每年联系选区三分之二以上选民,让代表与选民交流互动常态化,帮助选民解难题、办实事。二是规范建设代表工作阵地。按照“便于活动,就近编组”原则,积极探索代表家(室)与党群服务中心融合共建模式,高标准建设全镇代表活动阵地,建成“人大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工作室”9个。2024年在市县人大的关心指导下,打造了王家大庄“两点合一”人大代表家(室)工作基地。三是“多网合一”提升村民议事。依托镇人大代表所在28个选区,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三支队伍为骨干推进“多网合一”,引导人大代表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基层自治,在网格内听民意、纳民智、聚民力、解民忧、暖民心。通过村民议事会推动形成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协商自治格局,不断激活村民自治能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四、强化代表作用发挥,厚植为民爱民情怀。一是加强代表学习培训。通过“以会代训”、组织外出考察交流、代表小组集中学习等方式,组织代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人大代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中心大局、服务群众履职尽责,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议政水平。二是推进民主实事工程。镇人大聚焦土地撂荒、非粮化整治等民生难题,组织9名人大代表主动作为、示范引领,推动“民主实事工程”实施,探索出“公司+基地+人大代表+种植大户+群众”菊芋种植模式,今年菊芋种植面积达到2200亩,亩产6000—10000斤,助推产业发展壮大。三是忠诚履职服务于民。开展“追赶发展人大代表在行动”实践活动,引导人大代表立足岗位,积极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社会治理、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投身到乡村振兴建设实践中。引导人大代表积极参与“问难解困暖心”大走访行动,发挥代表社情民意“侦察兵”“监督员”作用,走访选民3652户,帮助解决群众困难174件。

五、强化拓展立法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一是健全完善常态工作机制。建立“党委领导、人大主抓、政府支持、各方参与”的基层立法联络点工作机制,健全“坚持一个目标,建好两个平台,打造三支队伍,注重四个结合,抓好五个环节”的工作措施,切实营造了人人关心立法、人人参与立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探索创新基层民主实践。在基层立法实践中,八里铺镇人大创建了立法联络点和信息采集点合二为一的王家大庄“两点合一”立法意见建议征集基地,探索出适合基层有效采集立法信息的“双向路径工作法”。先后开展立法调研50多次,召开座谈会50多场,完成国家、省级、市级60多部法律法规意见建议征集,累计提出立法建议700余条,吸收采纳200余条。三是拓展民意民情征集渠道。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络点与群众近距离、面对面的优势,不断拓宽立法意见征集渠道,广泛吸纳汇集民意民智,让群众的声音能够真实地传递到最高立法机关。2024年3月中央电视台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以《从田间地头到人民大会堂—全过程人民民主》为题,深度报道了八里铺镇立法联络点在拓宽民意征集渠道的生动实践探索。(供稿人:黎华栋)


一、强化党的全面领导,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一是坚持党的理论武装。加强人大代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学习,提高代表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确保代表在履职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将党的领导摆在首位,紧紧围绕镇党委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大局,在思想认识上自觉服从党委领导,在日常行动上认真落实党委部署要求,科学谋划推进镇人大工作,动员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人居环境、信访维稳等中心工作,确保党的主张和重大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三是提升科学履职能力。坚持重大事项向党委请示报告制度,依法监督和支持政府各项工作,主动参与决策、协助监督和反映群众意见建议,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履职尽责共谋全镇追赶发展。

二、强化服务工作大局,增强人大监督质效。一是高质量开好人代会。每次召开人代会之前多频次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走访了解民意,为会议讨论掌握第一手资料。会议期间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组织会议,组织代表听取和审议镇政府、人大主席团等工作报告。镇人大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跟踪监督政府及相关中心(站所)将意见建议落到实处。三年来高质量办理涉及项目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民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113条,回访人大代表满意度达到98%以上。二是认真开展视察检查。镇人大紧跟镇党委重大决策部署,针对性地开展监督,及时组织人大代表对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和全镇重点工作进行执法检查和专项视察,促使法律法规高效执行,重点工作高质量落地见效。三是搞好评议述职活动。镇人大每年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工作评议,针对提出的意见建议,责成被评议单位定措施、定责任、定时限整改落实,有效推动镇政府、镇直单位、中心(站所)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坚持落实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引导代表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用心用情履职,主动接受监督,持续提升代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拓宽联系渠道,创新代表活动方式。一是开展代表联系选民活动。镇人大将“两联系”走访活动作为闭会期间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有效抓手,人大主席团成员全覆盖走访人大代表,动态掌握选民的“难心事、揪心事、烦心事”,每月确定一天为人大代表接待日,集中听取受理群众意见建议,各代表每月向镇人大至少反馈1条意见建议,每年联系选区三分之二以上选民,让代表与选民交流互动常态化,帮助选民解难题、办实事。二是规范建设代表工作阵地。按照“便于活动,就近编组”原则,积极探索代表家(室)与党群服务中心融合共建模式,高标准建设全镇代表活动阵地,建成“人大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工作室”9个。2024年在市县人大的关心指导下,打造了王家大庄“两点合一”人大代表家(室)工作基地。三是“多网合一”提升村民议事。依托镇人大代表所在28个选区,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三支队伍为骨干推进“多网合一”,引导人大代表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基层自治,在网格内听民意、纳民智、聚民力、解民忧、暖民心。通过村民议事会推动形成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协商自治格局,不断激活村民自治能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四、强化代表作用发挥,厚植为民爱民情怀。一是加强代表学习培训。通过“以会代训”、组织外出考察交流、代表小组集中学习等方式,组织代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人大代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中心大局、服务群众履职尽责,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议政水平。二是推进民主实事工程。镇人大聚焦土地撂荒、非粮化整治等民生难题,组织9名人大代表主动作为、示范引领,推动“民主实事工程”实施,探索出“公司+基地+人大代表+种植大户+群众”菊芋种植模式,今年菊芋种植面积达到2200亩,亩产6000—10000斤,助推产业发展壮大。三是忠诚履职服务于民。开展“追赶发展人大代表在行动”实践活动,引导人大代表立足岗位,积极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社会治理、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投身到乡村振兴建设实践中。引导人大代表积极参与“问难解困暖心”大走访行动,发挥代表社情民意“侦察兵”“监督员”作用,走访选民3652户,帮助解决群众困难174件。


五、强化拓展立法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一是健全完善常态工作机制。建立“党委领导、人大主抓、政府支持、各方参与”的基层立法联络点工作机制,健全“坚持一个目标,建好两个平台,打造三支队伍,注重四个结合,抓好五个环节”的工作措施,切实营造了人人关心立法、人人参与立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探索创新基层民主实践。在基层立法实践中,八里铺镇人大创建了立法联络点和信息采集点合二为一的王家大庄“两点合一”立法意见建议征集基地,探索出适合基层有效采集立法信息的“双向路径工作法”。先后开展立法调研50多次,召开座谈会50多场,完成国家、省级、市级60多部法律法规意见建议征集,累计提出立法建议700余条,吸收采纳200余条。三是拓展民意民情征集渠道。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络点与群众近距离、面对面的优势,不断拓宽立法意见征集渠道,广泛吸纳汇集民意民智,让群众的声音能够真实地传递到最高立法机关。2024年3月中央电视台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以《从田间地头到人民大会堂—全过程人民民主》为题,深度报道了八里铺镇立法联络点在拓宽民意征集渠道的生动实践探索。(供稿人:黎华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