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履职好故事】左新郎:“明星村”里的“明星代表”
稿件来源:西峰发布、庆阳人大、西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发布时间:2025-02-07 10:57:00
走进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左咀村,平坦整洁的柏油路直通农家,红瓦白墙的新民居井然有序,内涵丰富的文化墙展现文明风尚,林木环绕的游园里亭台、长廊、花坛相映成趣,果园里硕果累累……整个乡村展现出一种“环境美、产业美、乡风美、生活美”的村庄新画卷。
村里的这些变化,离不开庆阳市第五届人大代表、西峰区第九届人大代表、西峰区肖金镇左咀村党支部书记左新郎的努力和付出。近年来,村子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绿色村庄”、“国家级旅游示范村”、“中央环境卫生整治示范村”、“省级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甘肃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庆阳市环境卫生整治先进单位”、“庆阳市美丽庭院示范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人大代表,支书、有名企业家,这几个关联不是很紧密的身份,在左新郎身上做得异常出彩。
临危受命锦衣还乡 扎进“贫困村”
2014年,精准扶贫工作伊始,那时候的肖金镇左咀村因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乏力,群众生活极度困难,村两委班子思想观念陈旧,战斗力不强,邻里纠纷不断,急需一位能稳得住人心的“领头人”来扛起脱贫攻坚的大旗,得到消息后,在外打拼的左新郎毅然放下了奋斗近20年的事业,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当起了左咀村的“当家人”,2016年,当选为庆阳市第四届、西峰区第八届人大代表,从此带领群众走上了艰辛的“脱贫路”。
左新郎常常说:“既然群众选我当代表,那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我必须竭尽所能,给群众把事情办妥,不负大家重托”。
基础设施是乡村发展的基石,左新郎当选人大代表以后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大力实施惠民工程,当村里发展缺乏资金的时候,他慷慨解囊,先后出资、垫资35万余元,同时积极争取各类扶持资金,累计新修道路 30多公里;新打机井3眼,铺设农业灌溉管道10公里,大口窖60眼,安装路灯210盏,太阳能热水器200台,电暖炕180户,农电网改造8个组全覆盖,危房改造88户,新修房屋52户,新建标准化卫生室、幼儿园,乡村舞台、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文体广场 ,红色文化广场,村史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乡村振兴体验园,红色百年路,文化长廊1500米。在他的带领下,全村自来水入户率100%,三相四电通户率100%,左咀村的面貌日新月异。
不忘初心埋头苦干 建起“致富路”
左新郎坚信,既要当好群众的代言人,更要当好群众增收致富的领路人,要将履行代表职责和全村产业发展相结合,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做人民满意的好代表。他带领村集体创办了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亩,建成了区级露天循环蔬菜示范基地,带动周边 180 余名群众就近务工、人均年增收 1.5 万元,村集体创收 10 万元。同时,在他的带动下,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家庭农场1处,发展规模养殖户30户,牛羊鸡兔等畜禽养殖产业多元发展,振兴乡村的产业基础初具规模。先后为左咀村争取项目资金过亿元,正大集团万头育肥养殖基地、西峰区产业扶贫生猪育肥基地相继落户左咀,新修产业道路38公里,老百姓都说:“左代表把村里的‘致富路’修通了”。
左新郎明白,乡村要振兴,不光经济要跟上,文化也要跟上,“乡史、乡愁、乡俗、乡风”才是凝聚左咀人的那根“绳子”,他深挖左咀红色资源,打造了以村民左树芳救助西北野战军高级将领张敬雪事件为原型的红色文化主题广场,建成了全区第一家红色记忆变迁史窑洞村史馆,创作发行了左咀村村歌《向幸福出发》,拍摄了微电影《向阳花儿开》、院线电影《向阳花又开》以及人大代表履职主题电影《心声》,通过电影的形式展示了左咀村发展和变迁,左咀成了“明星村”,左新郎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代表”。
怀揣梦想不负众望 当好“代言人”
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起着桥梁纽带作用,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2021年左新郎再次当选市、区人大代表,还被选为市、区人大常委会会委员,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怀揣着带领群众致富的朴素梦想,背负着欧洲足球锦标赛人的期望,再一次踏上了新征程。
作为人大代表的左新郎,他积极响应“助力民生福祉建设,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动员周围人大代表参与爱心慰问活动,先后慰问庆阳市消防救援大队,庆阳市养老服务中心,庆阳市社会福利院,县区乡镇敬老院等300多人次,帮扶特殊人员20多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不懈努力,默默奉献,不求回报,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为了将群众的心声带上“两会”,将一个个议案变成惠民实事,左新郎常常通过召开会议、走访村民、邀请专家、考察企业等方式,倾听大家意见,探寻发展机遇。为了更好的收集社情民意,左新郎牵头成立了人大代表工作室,定期接待选民,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收集民情民意,精心选题,组织代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后牵头提出了关于乡村振兴,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医疗卫生应急处置能力财政投资、加大庆阳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宣传,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建议二十多条,均被列为重点建议。
左新郎在闭会期间积极参加代表视察和调研活动,先后参加了全市重大项目视察、乡村振兴,法院民商事案件执行情况,生态环保,安全生产,土地保护,文化旅游等领域的视察、督查和专题调研。在调研活动中,他总是问的最多、最细致的那一个,座谈会上,他也是发言最“犀利”的那一个,往往能够说到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左新郎先后被聘为庆阳市人民检察院人民听证员,庆阳市公安局人民监督员,庆阳市食品卫生人民督察员,庆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人民监督员。同时,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人大履职能力提升培训,为培训班授课三次,分享个人履职故事。
2022年8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西峰区调研时,亲切接见了左新郎代表,对他的工作充分肯定也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左新郎表示将牢记委员长的指示和要求,继续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为党传声,为民代言。
来源:西峰发布、庆阳人大、西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村里的这些变化,离不开庆阳市第五届人大代表、西峰区第九届人大代表、西峰区肖金镇左咀村党支部书记左新郎的努力和付出。近年来,村子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绿色村庄”、“国家级旅游示范村”、“中央环境卫生整治示范村”、“省级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甘肃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庆阳市环境卫生整治先进单位”、“庆阳市美丽庭院示范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人大代表,支书、有名企业家,这几个关联不是很紧密的身份,在左新郎身上做得异常出彩。
临危受命锦衣还乡 扎进“贫困村”

2014年,精准扶贫工作伊始,那时候的肖金镇左咀村因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乏力,群众生活极度困难,村两委班子思想观念陈旧,战斗力不强,邻里纠纷不断,急需一位能稳得住人心的“领头人”来扛起脱贫攻坚的大旗,得到消息后,在外打拼的左新郎毅然放下了奋斗近20年的事业,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当起了左咀村的“当家人”,2016年,当选为庆阳市第四届、西峰区第八届人大代表,从此带领群众走上了艰辛的“脱贫路”。
左新郎常常说:“既然群众选我当代表,那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我必须竭尽所能,给群众把事情办妥,不负大家重托”。
基础设施是乡村发展的基石,左新郎当选人大代表以后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大力实施惠民工程,当村里发展缺乏资金的时候,他慷慨解囊,先后出资、垫资35万余元,同时积极争取各类扶持资金,累计新修道路 30多公里;新打机井3眼,铺设农业灌溉管道10公里,大口窖60眼,安装路灯210盏,太阳能热水器200台,电暖炕180户,农电网改造8个组全覆盖,危房改造88户,新修房屋52户,新建标准化卫生室、幼儿园,乡村舞台、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文体广场 ,红色文化广场,村史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乡村振兴体验园,红色百年路,文化长廊1500米。在他的带领下,全村自来水入户率100%,三相四电通户率100%,左咀村的面貌日新月异。
不忘初心埋头苦干 建起“致富路”

左新郎坚信,既要当好群众的代言人,更要当好群众增收致富的领路人,要将履行代表职责和全村产业发展相结合,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做人民满意的好代表。他带领村集体创办了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亩,建成了区级露天循环蔬菜示范基地,带动周边 180 余名群众就近务工、人均年增收 1.5 万元,村集体创收 10 万元。同时,在他的带动下,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家庭农场1处,发展规模养殖户30户,牛羊鸡兔等畜禽养殖产业多元发展,振兴乡村的产业基础初具规模。先后为左咀村争取项目资金过亿元,正大集团万头育肥养殖基地、西峰区产业扶贫生猪育肥基地相继落户左咀,新修产业道路38公里,老百姓都说:“左代表把村里的‘致富路’修通了”。
左新郎明白,乡村要振兴,不光经济要跟上,文化也要跟上,“乡史、乡愁、乡俗、乡风”才是凝聚左咀人的那根“绳子”,他深挖左咀红色资源,打造了以村民左树芳救助西北野战军高级将领张敬雪事件为原型的红色文化主题广场,建成了全区第一家红色记忆变迁史窑洞村史馆,创作发行了左咀村村歌《向幸福出发》,拍摄了微电影《向阳花儿开》、院线电影《向阳花又开》以及人大代表履职主题电影《心声》,通过电影的形式展示了左咀村发展和变迁,左咀成了“明星村”,左新郎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代表”。
怀揣梦想不负众望 当好“代言人”

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起着桥梁纽带作用,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2021年左新郎再次当选市、区人大代表,还被选为市、区人大常委会会委员,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怀揣着带领群众致富的朴素梦想,背负着欧洲足球锦标赛人的期望,再一次踏上了新征程。
作为人大代表的左新郎,他积极响应“助力民生福祉建设,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动员周围人大代表参与爱心慰问活动,先后慰问庆阳市消防救援大队,庆阳市养老服务中心,庆阳市社会福利院,县区乡镇敬老院等300多人次,帮扶特殊人员20多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不懈努力,默默奉献,不求回报,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为了将群众的心声带上“两会”,将一个个议案变成惠民实事,左新郎常常通过召开会议、走访村民、邀请专家、考察企业等方式,倾听大家意见,探寻发展机遇。为了更好的收集社情民意,左新郎牵头成立了人大代表工作室,定期接待选民,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收集民情民意,精心选题,组织代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后牵头提出了关于乡村振兴,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医疗卫生应急处置能力财政投资、加大庆阳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宣传,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建议二十多条,均被列为重点建议。
左新郎在闭会期间积极参加代表视察和调研活动,先后参加了全市重大项目视察、乡村振兴,法院民商事案件执行情况,生态环保,安全生产,土地保护,文化旅游等领域的视察、督查和专题调研。在调研活动中,他总是问的最多、最细致的那一个,座谈会上,他也是发言最“犀利”的那一个,往往能够说到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左新郎先后被聘为庆阳市人民检察院人民听证员,庆阳市公安局人民监督员,庆阳市食品卫生人民督察员,庆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人民监督员。同时,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人大履职能力提升培训,为培训班授课三次,分享个人履职故事。
2022年8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西峰区调研时,亲切接见了左新郎代表,对他的工作充分肯定也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左新郎表示将牢记委员长的指示和要求,继续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为党传声,为民代言。
来源:西峰发布、庆阳人大、西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