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的滚球app下载_欧洲足球锦标赛-外围体育

图片

代表履职“沉下去” 法治良序“活起来”——新添镇聚力“三位一体”模式打造基层善治新样板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网 发布时间:2025-03-03 09:46:00

  近年来,新添镇人大紧扣乡村全面振兴总目标,以人大代表工作室为平台,以法治宣传为抓手,以代表履职能力提升为支撑,探索出了一条“阵地前移、宣传下沉、履职增效”的良法善治实践路径,有效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建强代表家室,打造法治惠民“前沿阵地”
 
  镇人大以“代表工作室+”模式延伸法治服务触角,在全镇设立“1+6”人大代表工作(家)室,并整合司法所、法律顾问等资源,形成“一室多用”的综合性法治服务平台。一是构建民意收集网络。代表工作室每月15日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组织代表轮流驻点,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收集群众法治诉求。2022年以来,累计接待群众2200余人次,梳理涉法问题建议82条,推动解决宅基地纠纷、合同履约、婚姻纠纷等矛盾43件。二是创新法律服务形式。为每个村下派法律顾问1名,设立“法律会诊室”,邀请律师代表每月至少坐班1次,针对土地流转、婚姻继承等高频法律问题提供专业解答和法律援助。同时建立“问题分级处置”机制,对重大涉法事项提交镇人大主席团督办,实现“小事不出室、难事联动办”。三是延伸基层监督触角。组织代表定期走访辖区内执法单位,对综合行政执法、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开展专项监督,2024年以来推动整改执法程序不规范等问题3条,群众对执法满意度提升至92%。
 
  二、做活法治宣传,厚植全民守法“精神沃土”
 
  镇人大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构建多维度普法体系。一是打造“流动普法课堂”。结合“国家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节点,组织代表、派出所民警、司法所人员成立普法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校园企业开展“板凳会”“院落会”等微宣讲30余场,发放普法手册1万余份。二是创新数字化普法载体。发挥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作用,利用法治宣传广场、村级宣传栏等载体,推出“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二维码,可查询国家现行每部法律法规及法律草案征求意见情况,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为便捷、全面、准确的法律知识普及途径。三是培育法治示范群体。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组建由人大代表、驻村律师、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为主,覆盖19个行政村的普法志愿者队伍,协助村组织处理涉法涉诉案件、审查经济民事合同、调解矛盾纠纷等。2022年以来,成功调解重大疑难纠纷36起,协助处理案件18件,提供法律援助186人次,打通了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三、深化代表履职,激活良法善治“内生动力”
 
  镇人大通过“三个强化”提升代表法治履职效能。一是强化能力建设。建立“季度学法”制度,每季度集中组织1次代表参加《乡村振兴促进法》《土地管理法》等专题履职培训,开展模拟议案撰写实战化训练,每月代表家室活动中将学习作为第一议题,不断提升代表综合素养。二是强化履职实践。组织代表参与基层立法联络点建设,围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基层治理等议题深入群众中开展立法调研,在执法检查、专项视察、人大评议等工作中发现问题、反馈问题、督促解决问题,将工作成效转化为立法意见建议。基层立法联络点设立以来,已累计上报80多部法律法规草案立法意见建议118条,其中12条被予以采纳。三是强化激励机制。将代表参与法治建设情况纳入代表履职工作档案,优先推荐评先选优,激发代表主动参与矛盾调解、执法监督的工作热情。2022年以来,代表化身立法信息采集员、网格员身份,累计参与立法建议征集、社情民意收集等工作120余次,1名代表被评为全县优秀立法联络员。
 
  下一步,新添镇人大将持续深化“代表工作室+法治”模式,推动“代表沉底、法治扎根、良序生长”的良性循环,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善治样板注入更强动能。(通讯员:张红霞)